疫後首季,港旅客1220萬人次,年增9%創新高,非內地市場大幅增長

香港旅遊業在經歷了疫情的嚴峻挑戰後,正逐步復甦。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首季訪港旅客人次錄得約122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9%,創下疫情後的季度新高。這項亮眼的成績,不僅反映了香港旅遊業的強勁復甦勢頭,也為香港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數據顯示,內地旅客仍然是訪港旅客人數的主要來源,佔總數約925萬人次,按年增長6%。這得益於兩地通關政策的逐步放寬,以及內地經濟的持續發展,使得更多內地居民選擇前往香港旅遊消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非內地旅客人次也呈現顯著增長,達到298萬人次,按年增長18%。這表明香港作為國際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正在逐漸恢復,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對香港的興趣日益濃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短途市場如日本、南韓和台灣的旅客量增幅較為顯著,分別達到3成或以上,顯示香港在東北亞地區的旅遊樞紐地位正在穩固。長途市場方面,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旅客也呈現增長趨勢,為香港旅遊業的多樣化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旅發局積極推動各種旅遊活動,以吸引更多旅客訪港。「香港盛匯超級三月」主題宣傳活動的成功推出,為首季的旅遊業復甦貢獻了重要力量。未來,旅發局將繼續推出更多主題活動和優惠措施,例如大型體育賽事、文化藝術節慶等,以豐富香港的旅遊產品,提升香港的旅遊吸引力。此外,旅發局也將加強與各國旅遊機構的合作,開拓新的客源市場,並提升香港的國際知名度。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特區政府也積極支持旅遊業的發展,通過簡化簽證程序、優化入境流程等措施,為旅客提供更便捷的旅遊體驗。

除了官方的努力,香港的旅遊業也需要依靠民間的力量。酒店、餐飲、零售等各個行業都需要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創新產品,以滿足不同旅客的需求。同時,香港的旅遊業也需要關注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策略,以應對新的挑戰。例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香港的旅遊業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為旅客提供更個性化的旅遊服務,提升旅遊體驗。總而言之,香港旅遊業的復甦是一個多方共同努力的結果。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香港有望重奪昔日的旅遊盛況,成為亞洲乃至全球重要的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