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港貿易逆差219億美元,港美商會求美區別待遇

美國與香港之間的貿易關係一直以來都具有獨特性,近期更凸顯出其互惠互利的特性。根據多個媒體報導,2024年美國對香港的商品貿易順差高達219億美元,這不僅顯示了雙方穩健的經貿關係,也引發了香港美國商會(AmCham Hong Kong)呼籲美國政府區別對待香港與中國大陸的貿易政策。

香港作為一個獨立關稅區,在國際貿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儘管受到地緣政治和全球經濟形勢的影響,香港與美國之間的貿易額依然保持在較高的水平,2024年兩地貨物貿易總額約為338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約14萬個就業機會。這種貿易順差的存在,意味著美國從香港進口的商品價值超過了對香港的出口,反映出香港在供應鏈中的獨特地位和對美國市場的吸引力。商會強調,香港與中國大陸在監管和法律貿易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因此美國的貿易政策應有所區分,避免將香港與中國大陸一概而論。

商會的呼籲,也正反映了目前美國對華貿易政策所帶來的影響。在過去幾年中,美國對中國大陸實施了多輪關稅措施,旨在縮小對華貿易逆差,並促使中國大陸在貿易方面做出改變。然而,這些關稅措施也對全球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並可能間接影響到與美國有貿易關係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包括香港。商會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後果,並希望美國能重新評估其貿易策略,以避免對香港的經濟發展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此外,香港的獨特地位也使其成為美國企業進入亞洲市場的重要橋頭堡。香港擁有自由經濟體制、完善的法律框架和高效的金融服務,這些優勢吸引了大量美國企業在香港設立辦事處或子公司,並利用香港作為區域總部進行業務拓展。承認香港的獨特地位,不僅有利於香港的經濟發展,也有助於促進美國與亞洲地區的經濟合作。中央社的報導也指出,香港目前所面對的困境令人遺憾,因為香港實際上對美國有貿易逆差,這更突顯了區別對待的必要性。

總而言之,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以及香港美國商會的呼籲,都指向一個共同的目標:即美國應重新審視其對華貿易政策,並承認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在國際貿易中的關鍵作用。透過區別對待香港與中國大陸,美國不僅可以維護與香港之間的互惠互利關係,也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的繁榮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