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羅兵咸暫停十餘國業務,防會計醜聞再度上演

羅兵咸永道(PwC)近期在全球範圍內面臨嚴峻挑戰,不僅在中國大陸遭遇一系列負面事件,更已停止在十多個國家的業務,以避免重蹈會計醜聞的覆轍。這波危機的根源,與其在恒大集團審計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疏忽以及隨之而來的財務造假指控息息相關。事件的發展,不僅對羅兵咸永道的聲譽造成巨大打擊,也引發了對全球會計行業監管的深刻反思。

羅兵咸永道在中國大陸的困境,始於對恒大集團財務造假案的審計責任爭議。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中國當局預計最早於9月對羅兵咸永道實施為期六個月的業務禁令,作為對其審計恒大集團的懲罰。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市場震盪,多間內地企業紛紛停止聘用羅兵咸永道作為核數師。據統計,短短三個月內,羅兵咸永道便流失了超過30家上市公司客戶,其中包括多家大型企業。更甚者,據星島日報報導,羅兵咸永道曾被指控為接手恒大生意而高層涉嫌追究,加劇了其在中國市場的困境。這種情況也反映出中國當局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要求的日益嚴格,以及對財務造假行為的零容忍態度。

除了中國大陸的困境,羅兵咸永道在全球範圍內的業務也受到影響。為避免會計醜聞重演,羅兵咸永道已停止在十多個國家的業務。這項決策,無疑是對其全球業務佈局的一次重大調整,也反映了其對風險管理的重視。值得注意的是,類似的會計醜聞並非首次發生。例如,2001年爆發的安隆醜聞,最終導致安隆公司破產,並使一度貴為全球五大審計會計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解體。安隆事件的教訓深刻,警示著會計行業必須加強內部控制,提高審計質量,以維護投資者利益和市場穩定。香港01的報導也指出,會計及財務匯報局正在審查相關指控,以確保會計專業的公信力。

面對危機,羅兵咸永道的回應相對謹慎。儘管公司多次否認不實消息,但客戶和員工的流失現象依然嚴重。據大紀元時報香港報導,自今年3月以來,羅兵咸永道至少失去了36家客戶。這種情況不僅影響了公司的收入,也對其品牌形象造成了損害。此外,官媒《金融時報》也發表文章,呼籲審計機構從羅兵咸咸被解約風波中汲取教訓,加強審計質量管理。這表明,中國當局對羅兵咸永道事件的重視程度,以及對會計行業監管的決心。在這種背景下,羅兵咸永道需要積極應對挑戰,加強內部控制,提高審計質量,以重建市場信心。

總而言之,羅兵咸永道所面臨的危機,不僅僅是其自身的問題,更是全球會計行業監管面臨的挑戰。恒大事件的爆發,暴露了審計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也引發了對會計師事務所獨立性和專業性的質疑。為了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各國監管機構需要加強對會計行業的監管,提高審計質量,並對違規行為進行嚴厲懲罰。羅兵咸永道作為全球領先的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有責任在危機中反思自身,積極應對挑戰,以重建市場信心,並為全球會計行業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