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牛肉乾試行 不設KPI 非為稅收
香港警方即將於6月中旬全面試行電子「牛肉乾」,即電子違例泊車告票。警務處處長周一鳴多次公開強調,此舉並非為了增加政府稅收,更沒有設定任何KPI(關鍵績效指標),其主要目的是提升道路安全,希望透過更有效的執法手段,減少違例泊車情況,從而保障市民安全。此舉在社會上引發廣泛關注,不僅因為這是香港交通執法的一項重大轉變,更關乎市民對政府執法意圖的理解。
周一鳴處長在接受傳媒訪問時,主動解釋了電子「牛肉乾」的推出背景,並明確指出警方並無設定任何與「牛肉乾」數量相關的KPI。他強調,執法工作的核心目標始終是確保道路安全,而非增加財政收入。這種公開澄清,旨在消除社會上對警方「以罰代政」的疑慮,重建市民對警方的信任。事實上,過去一段時間,坊間一直流傳著警方透過增加「牛肉乾」數量來提升稅收的說法,周一鳴處長的表態,無疑是對這些傳言的有力回應。此外,他亦提到,警方希望透過電子「牛肉乾」的便利性,提高執法效率,並讓市民更容易適應新的交通執法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電子「牛肉乾」的推出正值香港政府檢討交通違例事項定額罰款的時機。運輸及物流局的數據顯示,政府透過「牛肉乾」收取的收入相當可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亦提出檢討交通違例事項的定額罰款,這也使得社會對「牛肉乾」的關注度進一步提升。有消息指出,違例泊車的定額罰款將由現行的320元上調至400元,部分較嚴重的交通罪行,如超速等,罰款亦將增加一半。這些調整,無疑會增加違例者的經濟負擔,也可能引發更多爭議。然而,警方和政府都強調,提高罰則的目的並非為了增加收入,而是為了更有效地遏制違例行為,提升道路安全。
除了罰款金額的調整,電子「牛肉乾」的實施方式也值得關注。警方計劃在初期同時發出紙本和電子「牛肉乾」,以便市民適應新的系統。這種過渡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市民的困擾,並確保執法工作的順利進行。此外,警方也將加強宣傳教育,讓市民了解電子「牛肉乾」的相關規定和操作方式。周一鳴處長也曾表示,警方會密切監測電子「牛肉乾」的實施效果,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以確保其能夠真正發揮作用,提升道路安全。值得一提的是,早在3月26日,運輸及物流局及警務處已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詳細說明了電子交通執法的相關安排,顯示政府對此項措施的重視程度。
總而言之,香港警方試行電子「牛肉乾」的舉措,是提升道路安全、改善交通秩序的重要一步。周一鳴處長多次強調,此舉並非為了增加稅收,而是為了保障市民安全,這也反映了警方對公眾利益的關注。儘管罰款金額的調整和電子執法的實施,可能會引發一些爭議,但只要政府能夠充分溝通,並採取有效的措施,相信電子「牛肉乾」最終能夠為香港的交通安全帶來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