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將面臨期限考驗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政策近期出現轉變,此前他對全球商品實施的關稅引發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與批評。儘管特朗普政府一開始強硬表示將繼續推行保護主義政策,但近期卻出現了讓步跡象,例如暫緩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額外關稅的計劃。這種轉變背後,是來自共和黨內部的壓力,他們擔心關稅將對美國經濟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並對農民和企業造成沉重打擊。
多位地方和州共和黨領導人已公開表示,他們希望特朗普政府能在90天暫緩期結束前,與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達成互惠關稅協議。他們認為,持續的貿易戰不僅會損害美國的國際形象,還會阻礙經濟增長,並可能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白宮方面也透露,已經有超過100家美國企業表達了對關稅政策的擔憂,並呼籲政府採取行動。這種來自黨內外的壓力,迫使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重新評估其貿易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會也正在推動限制總統關稅權力的法案。例如,布拉斯加州眾議員貝肯(Don Bacon)提出了一項提案,要求除非經過國會批准,否則總統施加的關稅將在60天內自動失效。這項法案已經獲得了共和黨內部的廣泛支持,顯示出共和黨人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不滿日益增強。此外,眾議院民主黨也曾提出撤銷經濟緊急狀態的提案,雖然最終被共和黨成功反制,但這也反映了國會對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的警惕。特朗普政府最初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關稅,但這種做法受到了許多國家的質疑和反對。
除了關稅問題,特朗普政府在處理TikTok等科技公司時也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此前,特朗普政府曾試圖禁止TikTok在美國運營,但隨後又表示可能會暫緩該決定。這種態度轉變,可能與中國政府的態度以及國內對TikTok用戶權益的關注有關。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不僅影響了美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也對國內經濟和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總而言之,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正在經歷一個微妙的轉變。來自共和黨內部的壓力、國會的立法行動以及國際社會的呼籲,都迫使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重新考慮其關稅策略。雖然目前還不清楚最終的結果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將繼續受到國內外的密切關注。這種轉變也反映出美國國內政治的複雜性,以及在經濟和國家安全之間尋求平衡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