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金局:強積金半自由行轉移個案逾百萬宗

強積金制度在香港推行多年,旨在為市民提供退休保障。自2012年推出「半自由行」以來,打工仔可以每年轉換一次強積金投資組合,以期獲得更理想的回報。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香港市民開始主動轉移強積金,這股趨勢引發了廣泛關注。根據積金局最新公布的數據,截至2024年3月,「半自由行」轉移個案的總數已超過100萬宗,涉及金額超過500億港元。這顯示出香港市民對自身退休儲蓄的自主性日益增強,同時也反映了市場上對強積金投資選擇的多元需求。

「半自由行」制度的推行,無疑為強積金計劃成員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在制度實施初期,轉移個案的數量相對較少,但隨著市民對強積金的認識不斷提高,以及市場上投資產品的日益豐富,轉移個案的數量也逐年攀升。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指出,2019年至2023年的五年間,透過「半自由行」轉移強積金的個案年均數字約為9.2萬宗,較對上一個五年(2014年至2018年)上升了17%。這數據清晰地表明,越來越多的計劃成員開始主動管理自己的強積金,並積極尋求更符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的投資組合。

市民選擇轉移強積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部分市民可能對現有的強積金投資表現不滿意,希望通過轉移到其他基金,以獲得更高的回報。另一方面,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出現了更多樣化的投資產品,例如指數證券投資信託(ETFs)等,這些產品通常具有費用較低、透明度高等優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此外,部分市民也可能因為對強積金管理費的考量,而選擇轉移到費用更低的基金。值得注意的是,轉移強積金並非沒有風險,市民在做出決定前應充分了解不同投資產品的特性,並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除了「半自由行」之外,香港政府目前正積極推動「全自由行」的改革方案。與「半自由行」相比,「全自由行」將進一步提升強積金計劃成員的自主權,允許他們自由選擇強積金的投資組合,而無需受到現行制度的限制。這項改革預計將為香港的強積金市場帶來更大的活力,並鼓勵更多市民參與到強積金的投資管理中來。然而,「全自由行」的實施也可能帶來一些挑戰,例如如何加強投資者教育,以及如何防範不法分子利用「全自由行」進行欺詐活動等。因此,在推動「全自由行」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並採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應對。

總而言之,強積金「半自由行」的推行,為香港市民提供了更大的退休儲蓄自主權,並促進了強積金市場的發展。截至目前,已超過100萬宗個案涉及超過500億港元的資金轉移,顯示出市民對自身退休儲蓄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隨著「全自由行」改革方案的逐步推進,香港的強積金制度將迎來更加多元和靈活的發展前景。然而,在享受自主權的同時,市民也應謹慎評估投資風險,並積極學習相關知識,以確保自身的退休儲蓄能夠獲得穩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