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時代,特朗普關稅將何去何從?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近期在白宮表示,將大幅降低對中國商品的關稅,但強調不會完全取消。此舉在國際貿易領域引起廣泛關注,不僅影響中美關係,也牽動著全球供應鏈的走向。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自上任以來便是一把雙刃劍,對全球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
特朗普政府自2018年起,以國家安全和減少貿易逆差為由,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徵關稅,開啟了長達數年的貿易戰。最初的關稅稅率逐步提高,涵蓋的商品範圍也日益擴大,一度高達145%的水平。此舉旨在迫使中國改變其貿易政策,減少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然而,關稅戰並未如預期般迅速解決問題,反而導致了雙方經濟的相互受損。許多美國企業因進口成本上升而面臨困境,消費者也承受了更高的物價壓力。同時,中國也採取了反制措施,對美國商品加徵關稅,進一步加劇了貿易緊張局勢。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並非僅僅針對中國。正如JPMorgan的分析指出,即使新的貿易法律需要國會支持,總統仍有權以國家安全為由徵收關稅。2024年4月,特朗普更進一步宣布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商品加徵10%的「基準關稅」,並對全球一百多個國家額外徵收高達49%的關稅。這項政策的實施,不僅影響了中美貿易,也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了重大衝擊。BBC的報導指出,2016年的特朗普關稅政策導致大量原本要出口至美國的廉價中國商品湧入東南亞,對當地製造商造成衝擊,但也為其他企業打開了新的機會。東南亞國家在一定程度上受益於貿易轉移,但同時也面臨著來自中國商品的競爭壓力。
此外,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對奢侈品行業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影響。Yahoo財經報導,高額關稅迫使依賴出口維生的中國工廠員工透過TikTok等平台揭露奢侈品的驚人成本與售價差距,引發消費者對奢侈品價格的質疑,並促使他們轉向中國跨境電商尋求更優惠的價格。這種現象反映出關稅政策不僅影響了傳統貿易,也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行為。特朗普近期表示,中國已主動尋求與美方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並對達成協議表示樂觀。然而,他同時強調,關稅不會降到零,這表明他希望保留一定的談判籌碼,並繼續利用關稅作為施壓中國的手段。香港01的報導指出,特朗普的「地圖炮」式關稅政策橫掃全球,但中國並未完全買帳,盟友也寧願做「花生友」,反映出國際社會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複雜態度。
總而言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一項具有高度爭議性的舉措,其影響範圍廣泛而深遠。雖然他近期表示將降低對中國關稅,但並未放棄關稅作為貿易工具的可能性。這項政策的未來走向,將繼續影響中美關係、全球貿易格局以及各國經濟的發展。關稅戰的教訓表明,貿易保護主義並非解決貿易問題的有效途徑,開放、公平、互利的貿易體系才是促進全球經濟繁榮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