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增設小巴接送,限制的士入禁區
萬宜水庫東壩近期因大量遊客湧入,尤其是來自內地的旅客,導致交通嚴重擠塞,成為香港熱門話題。問題的根源在於東壩作為麥理浩徑的熱門起點,吸引了大量遠足愛好者,而連接東壩與北潭涌的萬宜路道路狹窄,僅能單線雙程行車,一旦發生事故或遊客增多,便容易造成交通癱瘓。為了解決此問題,立法會議員李世榮與鄭泳舜提出了多項建議,旨在短期內緩解交通壓力,並長遠改善東壩的交通狀況。
議員們的建議涵蓋了短期、中期和長期措施。在短期方面,李世榮倡議利用小巴進行疏導,並由警隊協調交通,以確保道路暢通。此舉旨在快速應對突發的交通擁堵,並維持基本的交通秩序。然而,僅依靠小巴疏導可能無法完全解決問題,尤其是在節假日或高峰時段,遊客數量龐大,小巴的運力有限。因此,需要警隊的有效協調,以確保小巴能夠順利地將遊客送達目的地。此外,部分媒體報導指出,政府已要求小巴營辦商增加班次和車輛,以應對預計的五一黃金周人流高峰,力求維持平日的服務水平。
針對中期方案,議員們建議擴闊道路,以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擴路雖然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道路擁堵的問題,但實施起來存在諸多挑戰。萬宜路沿途多為山路,擴路工程不僅需要耗費大量資金,還可能對周邊環境造成破壞。此外,擴路工程的實施還需要獲得相關部門的批准,並與當地居民進行充分溝通,以避免不必要的爭議。除了擴路之外,也有議員建議限制的士進出東壩,以減少道路上的車輛數量。此舉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交通壓力,但可能會對的士司機的生計造成影響,因此需要謹慎考慮。同時,也有建議增加循環線中巴,加快疏導人流,並考慮發放禁區紙的中巴接載旅客,以更有效地管理遊客的交通。
長遠來看,議員們認為需要更全面的交通規劃和管理措施。例如,可以考慮在東壩附近設置停車場,以減少遊客在道路上尋找停車位的時間。此外,還可以加強對公共交通的投入,增加小巴和巴士的班次,並優化路線設計,以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吸引力。同時,政府也應加強對內地旅行社的監管,避免過度集中客流到東壩,造成交通擁堵。改善避車處,加強小巴服務,並透過跨部門合作應對,都是紓緩東壩交通問題的重要方向。
總而言之,萬宜水庫東壩的交通問題是一個複雜的挑戰,需要政府、議員、交通營運商和遊客共同努力才能解決。通過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綜合措施,可以有效地緩解交通壓力,提升遊客的出行體驗,並確保東壩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在應對即將到來的五一黃金周人流高峰時,更需要各方密切合作,確保交通順暢,讓遊客能夠安全、愉快地享受香港的自然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