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24年進口3.4萬億中國貨,為何獲豁免對等關稅?」

根據你提供的標題,以下是有關美國2024年進口中國貨物及關稅豁免情況的詳細分析:

美國進口中國貨物的現況

  • 進口總額:2024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額約為4389億美元,佔美國進口總額的13.3%,使中國成為美國第三大商品供應國。
  • 主要進口商品:主要包括智慧型手機、電腦、玩具和電玩遊戲機等產品,佔中國輸美商品的55.5%。
  • 貿易逆差: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為2954億美元,比2023年增長6%。
  • 雙邊貿易總額:2024年美中貿易總額為5825億美元。
  • 進出口額統計:2024年,中國與美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6882.8億美元,同比增長3.7%。其中,中國對美國出口商品總值為5246.56億美元,同比增長4.9%;中國自美國進口商品總值為1636.24億美元,同比下降0.1%。

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政策

  • 對等關稅:美國總統曾暫緩對多數國家的對等關稅,但對中國關稅拉高至125%,試圖施壓中國。
  • 關稅報復:中國為回應美國的關稅調高,宣布對所有美國商品課84%關稅。
  • 全面關稅影響:若對中國商品全面課徵100%關稅,可能徹底斷絕美國自中國的所有進口,使美國對所有國家的平均關稅稅率升至24.7%,可能導致美國GDP下降3.6%,並在未來兩到三年內使通膨指標上升2.1%。

關稅豁免的原因

  • 降低國內成本壓力:中國考慮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免徵高達125%的反制關稅,以助中國部分行業應對全面反制對等關稅帶來的巨大成本壓力。
  • 經濟互融:美中兩國在一些經濟領域深度互融,貿易戰升級可能導致部分行業出現生存危機。
  • 對美依賴:儘管中國銷往美國的商品遠多於進口,但在部分領域對美國的依賴程度仍然很高,例如乙烷和醫療設備。
  • 企業需求:中國政府開始詢問企業有哪些從美國進口、在中國找不到替代品的商品,一旦中斷進口,可能會讓整個供應鏈停擺。

考慮豁免的商品

  • 醫療設備:醫院依賴美國生產的核磁共振成像和超音波儀器等先進醫療設備。
  • 化工原物料:包括乙烷等,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塑膠製造國,但部分工廠必須從美國進口乙烷。
  • 半導體產品:有報導稱,中國準備將八項與晶片產業相關的商品列入豁免名單,但記憶體晶片可能不包含在內。部分流片地為美國的晶片進口關稅可能從125%降為零。
  • 租賃飛機:至少一家中國航空公司已被告知,付給自由貿易區內飛機租賃公司的款項將不受新關稅影響。

美國的豁免措施

  • 對等關稅豁免: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曾發布公告,表示智慧型手機、路由器以及部分電腦和筆記本等產品將不再被納入此前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實施的125%所謂「對等關稅」範圍內。
  • 關稅豁免清單:白宮曾公佈一份包含近千種產品的關稅豁免清單,其中包括能源產品、多種礦產、能源和製造業使用的化學品,以及鋼鐵和鋁、銅金屬。

中國的反制措施

  • 對美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中國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並對部分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 限制措施:將部分美企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並對部分美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

關稅戰的潛在影響

  • 全球經濟:中美貿易戰若全面爆發,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 美國經濟:若對中國商品全面課徵100%關稅,可能導致美國GDP下降,通膨上升。
  • 中國經濟:中國經濟可能面臨通膨低迷、需求疲軟的困境。

未來走向

  • 貿易談判:美國可能藉由關稅手段逼迫中國進行貿易談判,以求達成更公平的貿易競爭環境。
  • 政策調整:中國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關稅豁免清單,以應對國內經濟壓力。
  • 供應鏈調整:企業可能會調整供應鏈,以規避關稅帶來的影響。

結論

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關係複雜且多變,關稅政策的調整和豁免措施的實施,旨在平衡國內經濟需求和國際貿易關係。未來,兩國的貿易政策走向將繼續受到全球經濟和政治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