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女住戶抗議大坑西邨重建安排 官方急駁回申請」
大坑西邨重建項目引發的爭議
石硤尾大坑西邨的重建計劃,本意在於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提供更多資助房屋單位及社區設施。然而,這項計劃卻引發了一系列法律爭端,其中一宗案件涉及一位八旬女住戶,她對重建期間的安置和回遷安排表示不滿,並因此提出司法覆核。
不滿的根源:安置與津貼
這位八旬女住戶梁亞端(音譯)的家人在大坑西邨居住了很長時間。根據重建方案,受影響的居民有兩個選擇:一是接受租金津貼,在重建期間自行租房,待重建完成後回遷;二是接受一次性賠償,永久遷出。梁女士對這兩個選項都不滿意。她擔心租金津貼不足以應付重建延誤可能導致的額外住房需求,並質疑賠償金額難以滿足他們一家的居住和生活需求。
司法覆核的波折
梁女士遂入稟法院,提出司法覆核,要求推翻平民屋宇(負責管理大坑西邨的機構)的「迫遷」決定,直到他們獲得妥善安置。她認為,平民屋宇未能在重建期間提供妥善的住所安置,違反了重建的先決條件。
案件的爭議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 平民屋宇的角色: 平民屋宇是一家非牟利機構,負責管理大坑西邨。其角色是否屬於公共職能,從而使其決策受到司法覆核的管轄,成為爭論焦點。
- 商業決定與公法元素: 平民屋宇主張,涉案事務屬於商業決定,不受司法覆核。但梁女士的代表律師認為,該決定事關重大,涉及公法元素,應接受司法覆核。
- 重建延誤的風險: 梁女士擔心,如果重建計劃延誤,租金津貼可能不足以應付額外的住房需求。
法庭的判決與後續
高等法院法官高浩文最終駁回了梁女士的司法覆核申請。法官認為,平民屋宇的角色僅在於分配重建單位,參與的是私營項目,因此不受司法覆核。
判決後,梁女士的兒子表示會考慮上訴。平民屋宇則對法庭的裁決表示歡迎,認為這消除了重建計劃的不確定性。平民屋宇還指出,個別人士企圖拖延計劃,與「租霸」無異,他們將繼續以法律程序收回相關單位,並追討相關費用及損失。
重建計劃的影響與展望
大坑西邨的重建計劃旨在提供更多資助房屋單位,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然而,這項計劃也引發了一些爭議,包括安置問題、津貼金額以及重建延誤的風險。
目前,大坑西邨的大部分住戶已接受協議並遷出。平民屋宇表示,將繼續推進重建工作,並與受影響的住戶保持溝通,提供適切的支援。
這起司法覆核案件凸顯了重建項目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包括居民的安置、權益保障以及法律程序的複雜性。在未來的重建項目中,相關機構需要更加重視居民的訴求,提供更完善的安置方案,以確保重建計劃的順利進行,並最終實現改善居民居住環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