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置必看!7成半按揭免保費 借定唔借好?

安居夢的起點,總是充滿憧憬與挑戰。對於首次置業的您而言,踏出這一步既是興奮,亦可能是一段 Navigate 財務迷霧的旅程。在眾多複雜的決定中,按揭申請無疑是核心一環。而當討論到借款成數時,「應否借七成半按揭以享免保費優惠?」這個問題,常常在首次置業者心中泛起漣漪。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的選擇,更關乎您的首期負擔能力、未來現金流規劃,以及對風險的承受程度。讓我們一起深入探索這個關鍵的按揭決策點。

揭開按揭保險的面紗

要理解七成半按揭與保費的關係,首先必須認識按揭保險。簡單來說,按揭保險是一道為銀行和金融機構提供的安全網。香港的銀行傳統上提供最高七成的按揭貸款(在特定情況下,如物業價值較低,可達六成或五成)。這意味著,若物業價值一千萬港元,銀行通常最多借出七百萬,其餘三百萬需由借款人作為首期支付。

然而,為了協助市民置業,尤其是樓價持續高企的環境下,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推出了按揭保險計劃。這個計劃允許合資格的買家向銀行申請高於七成的按揭,最高可達九成,而額外借出的部分(即超出七成的部分)的風險,則由按揭保險公司承擔。這大大降低了買家的首期門檻,讓更多人有機會實現置業夢。

但羊毛出自羊身上,這份「保險」是需要支付保險費的。保費的計算通常基於多個因素:按揭成數、還款年期、貸款額、以及借款人的入息來源等。按揭成數越高,對銀行的風險越大,因此所需支付的保費也通常越高。保費可以選擇一次性繳付,或將其加入按揭貸款額中,分期連同按揭供款一併償還。這正是許多人在考慮高成數按揭時,必須仔細計算的一筆隱藏成本。

七成半:一個充滿吸引力的門檻?

標題中提及的「七成半按揭」與「免保費優惠」,正指向按揭保險計劃中的一個特定情境或市場上的某種促銷現象。按揭保險計劃本身是針對高於七成的按揭成數。理論上,只要貸款成數超過七成(確切說是超過特定比例,例如某些計劃下超過六成或七成),就需要考慮購買按揭保險。

那麼,為什麼七成半會被特別提出來討論,甚至與「免保費優惠」掛鉤呢?這可能有幾個原因:

  • 歷史與政策演變: 在某些時期或特定的按揭保險產品設計下,可能存在針對特定按揭成數的保費優惠。例如,借七成半所需的保費,可能會顯著低於借八成或九成,甚至在某些條件下(如貸款額不高、還款期較短、借款人收入穩定等)有較大的保費折扣,甚至達到接近「免」的效果,尤其是在與更高成數的保費對比時。
  • 市場推廣策略: 銀行或按揭保險公司在推廣其產品時,可能會強調在特定成數(如七成半)下的潛在保費優勢,以吸引具備一定首期實力但又希望稍微提高貸款額的客戶。
  • 對比更高成數的成本效益: 對於許多首次置業者而言,湊夠兩成半的首期(即申請七成半按揭)可能比湊夠一成或兩成首期(申請九成或八成按揭)更為可行。在能夠支付更多首期的前提下,七成半按揭意味著較低的貸款額,從而降低了風險,這反映在較低的按揭保險保費上,相較於更高成數,這種保費上的節省可能會被視為一種「優惠」。
  • 需要釐清的是,按揭保險計劃是需要支付保費的。所謂「免保費優惠」,很可能不是指完全免除保費,而是一種「保費折扣」或在特定情況下,折扣幅度非常大,讓借款人感覺像免除了。例如,標準保費率表會清晰列出不同成數(70%以上)、不同年期的保費率。借七成半的費率,通常會比借八成、八成半、九成來得低。這個費率差額,本身就是一種相對「優惠」。有時,針對特定的物業類型(如較新的私人住宅)或特定的貸款金額上限,按揭保險公司可能還會提供額外的保費折扣。

    因此,當標題提及「免保費優惠」時,更準確的理解可能是在借款七成半時,相比借更高的成數,可以享受到按揭保險保費上的顯著節省,這種節省大到足以被稱為一種「優惠」。這是一個相對概念,而非絕對的「零保費」。

    高成數按揭:更多選擇,更高代價

    除了七成半,按揭保險計劃允許首次置業者在符合條件下,申請最高九成的按揭。這無疑大幅降低了首期門檻,讓擁有較少積蓄的人也能夠上車。例如,購買一個價值六百萬的物業,借九成按揭只需支付六十萬首期;而借七成半則需要一百五十萬首期,差異巨大。

    然而,更高的按揭成數意味著更高的風險,這直接反映在按揭保險保費上。借九成所需的保費,會顯著高於借八成,而借八成的保費又會高於借七成半。這筆保費的開支,對於本來首期就較緊絀的買家而言,是一筆不小的負擔,無論是選擇一次性支付還是加到貸款額中。

    例如,假設購買一個價值八百萬港元的物業,申請三十年還款期:

    • 借七成(無須按揭保險): 首期二百四十萬,貸款五百六十萬。
    • 借七成半(需按揭保險): 首期二百萬,貸款六百萬。假設保費率為貸款額的1.5%,則保費九萬。
    • 借八成(需按揭保險): 首期一百六十萬,貸款六百四十萬。假設保費率為貸款額的2%,則保費十二萬八千。
    • 借九成(需按揭保險): 首期八十萬,貸款七百二十萬。假設保費率為貸款額的4%,則保費二十八萬八千。

    (*請注意:以上保費率為假設,實際費率需參考按揭保險公司的最新報價及個別情況。*)

    從這個假設例子可以看出,從七成半提高到八成,保費增加了約三萬八千;從八成提高到九成,保費增加了約十六萬。相比之下,七成半所需的保費確實相對較低,這或許就是「七成半享免保費優惠」這種說法的由來,它強調的是相對於更高成數的成本節省。

    權衡利弊:七成半按揭的得與失

    面對七成半這個選項,首次置業者需要仔細權衡其利弊:

    選擇七成半按揭的「得」(優勢):

  • 較低的按揭保險保費: 這是最直接的優勢,相較於八成或九成,保費支出顯著降低,甚至可能在特定條件下獲得較大的折扣。這筆節省可以用於裝修或其他開支。
  • 較低的貸款額: 借款額較少,意味著每月供款壓力相對較輕,長期支付的總利息也會較少。這有助於提高家庭的現金流穩定性。
  • 較低的負資產風險: 由於首期支付比例較高(佔樓價的25%),物業價值需要下跌超過25%才會陷入負資產,抗跌能力相對較強。
  • 更高的財務彈性(如果首期足夠): 如果您擁有足夠支付超過七成半首期的資金,選擇借七成半而非更低成數(如七成),可以保留一部分現金作為應急儲備、裝修費用或投資,增加財務上的靈活性。
  • 選擇七成半按揭的「失」(代價):

  • 較高的首期負擔: 相較於借八成或九成,申請七成半按揭需要支付更多的首期款項。對於首期資金較為緊張的買家來說,湊夠這筆錢可能本身就是一個挑戰。
  • 失去更高槓桿的機會: 如果市場處於上升週期,借入更高比例的資金(例如九成)可以讓您以較低的自有資金獲得物業升值帶來的更高絕對回報(儘管這也意味著下跌時的更高風險)。選擇七成半意味著使用的財務槓桿較低。然而,對於首次置業自住的人士而言,追求高槓桿博取回報通常不是主要目標,穩定和風險控制更為重要。
  • 選擇性限制: 您的首期預算決定了您能負擔的樓價上限以及可申請的按揭成數。如果您的首期僅夠支付較低樓價的兩成或一成,那麼申請七成半按揭可能根本不是一個選項。
  • 除了成數,還有甚麼要考慮?

    按揭決策遠不止於按揭成數和保費。在決定是否申請七成半按揭時,您還需要全面評估以下因素:

  • 壓力測試: 銀行在審批按揭時,會進行壓力測試,以確保您在未來利率上升時仍有能力償還貸款。通常要求在現行利率基礎上,利率上升X%後,每月總供款不超過總入息的Y%。貸款額越高(即按揭成數越高),壓力測試要求通過的月入水平也越高。即使七成半按揭的保費可能較低,但六百萬的貸款額(八百萬物業的七成半)的壓力測試要求,肯定高於五百六十萬(八百萬物業的七成)的貸款額。您必須確認自己的收入能夠通過貸款機構的壓力測試。
  • 供款與入息比率: 除了壓力測試,銀行也會檢視您目前的總供款與總入息比率(Debt-to-Income Ratio),通常要求不超過特定比例(例如50%)。即使借七成半可能保費有優惠,但如果您的其他債務負擔較重,仍然可能無法通過銀行的審批。
  • 物業類型和樓齡: 不同類型物業(私人住宅、居屋、村屋等)和樓齡對按揭成數和條款有影響。較舊的物業或特定類型物業可能無法申請高成數按揭,即使是七成半也可能受限。
  • 個人財務穩定性和應急儲備: 您目前的職業穩定性、未來收入預期,以及是否有足夠的應急儲備來應對突發情況(如失業、生病)或預期中的開支(如裝修、生兒育女)都應納入考量。選擇較低的按揭成數(如七成半),雖然首期較高,但每月供款較低,能為您提供更大的財務緩衝空間。
  • 利率前景: 按揭利率是浮動的,未來升息或降息都會影響您的每月供款。對未來利率走勢的判斷(儘管難以預測)以及您對利率風險的承受能力,應影響您的借款決策。如果您對未來升息感到擔憂,選擇較低的貸款額(即使因此放棄潛在的保費優惠)可能是更穩妥的選擇。
  • 個人財務狀況與決策

    「應否借七成半享免保費優惠?」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完全取決於您的個人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和置業目標。

    • 如果您擁有充裕的首期資金(足以支付樓價的25%或以上),並且希望降低每月供款壓力、節省按揭保險保費,以及降低負資產風險,那麼申請七成半按揭可能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您可以利用保費上的潛在優惠(相對於更高成數),同時保持較健康的財務狀況。
    • 如果您的首期資金較為有限,僅夠支付樓價的10%至20%,那麼申請八成或九成按揭可能是您唯一的選擇,即使需要支付較高的按揭保險保費。在這種情況下,您需要仔細計算額外保費對您財務狀況的影響,並確保每月供款和壓力測試都能通過。
    • 如果您處於七成半和八成之間的模糊地帶,既能勉強湊夠七成半的首期,也能選擇借八成,那麼就需要仔細比較兩種方案:支付更多首期以享七成半的潛在保費優惠和較低月供,還是保留部分現金應對其他開支或提高槓桿,同時承擔較高的保費和月供。這是一個純粹的數學題,也是一個風險偏好的選擇。

    在做出決定之前,強烈建議您:

  • 計算清晰: 向銀行或按揭經紀查詢不同按揭成數下的實際按揭保險保費(一次性支付和加到貸款額中的總成本)、每月供款額,以及是否確實存在針對七成半的保費優惠及其具體條款。
  • 進行壓力測試模擬: 了解自己在不同貸款額下的壓力測試結果。
  • 評估現金流: 計算置業後,除了按揭供款外,還包括差餉、地租、管理費、維修費、裝修貸款(如果有的話)以及日常生活開支,確保您有足夠的現金流應對。
  • 諮詢專業意見: 與財務顧問或資深的按揭經紀交流,他們可以根據您的具體情況提供專業的建議。
  • 深思熟慮,安居樂業

    買樓是人生中的重要里程碑,按揭更是其中最為關鍵且複雜的一環。所謂的「七成半享免保費優惠」,更多地應理解為在特定按揭成數下,相較於更高成數所能獲得的按揭保險保費上的相對優惠或節省。這是一個值得您仔細計算和考量的因素,但絕不應該是唯一的決定因素。

    選擇借多少成按揭,最終應回歸到對自身財務實力、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未來規劃的理性評估上。是否為了可能的保費優惠而勉強湊夠七成半的首期?還是寧願支付更高的保費以降低首期負擔、保留現金流?每一個選擇都有其利弊。

    深入了解按揭產品的細節,認真計算各項成本,誠實評估自身的財務狀況,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才能做出最適合您的決策,讓置業之路走得更穩健,最終實現安心、穩定的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