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濫徵關稅引爆金融危機!潘功勝警告:全球經濟恐遭重創

全球金融穩定面臨的暗流:一場來自關稅的風暴預警

當全球經濟這艘巨輪在後疫情時代的波濤中緩慢前行,一場看似局部的關稅摩擦,正被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提升到威脅全球金融穩定的層面。這不僅僅是貿易爭端的老調重彈,更是一記針對多邊主義體系受損、全球經濟秩序被衝擊的嚴肅警告,其潛藏的金融風險不容小覷。

為何關稅不再只是商品價格的加法或減法?

潘功勝的這番表態,是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51屆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IMFC)會議上發出的。他直指,近期美國「濫施關稅」,不僅嚴重侵犯了各國的正當權益,更嚴重損害了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治理體制,對全球經濟秩序造成了嚴重衝擊,進而破壞全球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這種「濫施」的概念,超越了傳統貿易工具的範疇,暗示了關稅措施被用於非經濟目的,帶有更強的單邊主義色彩。

關稅如何掀起金融市場的滔天巨浪?

潘功勝特別強調,美國濫施關稅同時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尤其是發達經濟體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這對全球金融穩定構成了威脅,同時也對新興市場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嚴峻挑戰。關稅的影響,並非僅止於商品貿易本身,它透過多重管道傳導至金融領域:

首先,不確定性的增加是金融穩定的頭號殺手。頻繁變動的關稅政策使得企業難以制定長遠的投資和生產計劃,這種政策層面的不確定性迅速傳導至資本市場,引發避險情緒上升,導致資產價格波動加劇。

其次,全球供應鏈的扭曲帶來系統性風險。關稅壁壘迫使企業重新評估和調整其全球佈局,可能導致生產線轉移、貿易路線改變,這不僅增加企業成本,也可能導致某些行業或地區出現結構性失衡,進而影響相關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和穩定性。

再者,貿易衝突可能引發貨幣戰的風險。受關稅影響的國家可能採取貨幣貶值的方式來抵消關稅帶來的競爭劣勢,這將加劇全球匯率市場的波動,引發資本外流,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體系造成衝擊。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是對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的悲觀預期。關稅限制了貿易自由化,阻礙了資源的優化配置,長期來看會抑制全球經濟的活力。當市場普遍預期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時,風險偏好下降,資金流向避險資產,可能導致股市、債市等金融市場出現大幅調整。 潘功勝在會上亦提及,當前全球經濟增長動能偏弱,下行風險突出,在這樣的背景下,關稅措施的負面效應會被進一步放大。

多邊合作的燈塔不應熄滅

面對關稅帶來的挑戰,潘功勝強調了各國亟須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重要性。他呼籲支持多邊貿易體系,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發展,共同促進全球經濟金融穩定。中國方面表示,將繼續支持多邊主義,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並致力於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這表明,在單邊主義抬頭的時刻,維護和加強基於規則的多邊體系被視為應對風險、確保金融穩定的關鍵。

對未來金融景觀的深刻啟示

潘功勝的發言,不僅是針對特定國家政策的批評,更是對當前全球經濟金融格局深層次問題的揭示。它提醒我們,在全球化日益緊密的今天,任何損害多邊合作、加劇貿易摩擦的行為,都可能通過複雜的金融網絡傳導,最終威脅到全球的共同福祉。維護一個穩定、可預期的國際經濟環境,需要各國共同努力,放下保護主義的執念,重拾合作共贏的理念,這也是確保全球金融巨輪能夠穿越風暴、行穩致遠的必由之路。這場關於關稅與金融穩定的討論,遠未結束,其餘波將持續影響全球經濟金融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