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獨角獸Manus母企融資5.8億 估值飆至39億

AI智能體Manus的母公司北京蝴蝶效應科技(Butterfly Effect)近日完成了7500萬美元(約5.8億港元)的新一輪融資。 本輪融資由美國創投公司Benchmark領投,並有多家現有投資者跟投。 此次注資使該公司的估值增長近五倍,達到近5億美元(約39億港元)的規模。 去年底,該公司的估值約為1億美元。

公司計劃利用這筆資金將其服務擴展到包括美國、日本和中東在內的市場。 除了Manus,蝴蝶效應還營運另一個名為Monica.im的產品,該產品使用來自OpenAI、Anthropic、Google和DeepSeek的模型,為用戶提供AI助手功能。 Monica.im主要面向海外市場,目前用戶數超過兩千萬,年經常性收入(ARR)約1800萬美元。

今年三月,Manus展示了其通用AI智能體,能夠依照簡單指令完成履歷篩選、旅遊規劃及股票分析等任務。 Manus宣稱其服務在特定領域比OpenAI的Deep Research表現更優秀。 儘管產品受到用戶追捧,但由於伺服器容量和營運成本限制,公司一直透過限制邀請碼的方式限制用戶數量。 據悉,邀請碼一度在二手交易平台被炒至高價,等候名單超過260萬人。 據報道,Manus使用Anthropic的Claude AI模型,平均每項任務成本約2美元。 儘管有「套殼」的質疑,但Manus的火爆證明了通用智能體的市場潛力。

公司聯合創始人曾透露,Manus使用了基於阿里千問大模型的微調模型。 3月11日,Manus與阿里通義千問團隊達成戰略合作,計劃基於通義千問開源模型,在國產算力平台實現Manus全功能落地,致力於為中國用戶打造產品。

AI Agent應用預計在2025年多點開花,特別是在企業端有望率先商業化,應用場景包括電商、行銷、CRM、金融、法律等。 Manus在B端場景(如履歷篩選、供應鏈優化)的成熟度較高,有望在金融、電商、人力資源等領域替代初級崗位。

Manus目前已推出商業化訂閱方案,基礎方案每月39美元,升級選項199美元,定價與OpenAI的ChatGPT Plus相當。 這顯示了公司對其產品潛力的信心,也瞄準了海外市場。 儘管產品仍在測試階段且存在爭議,但此次融資以及拓展海外市場的計劃,顯示了公司希望加速其服務的普及和商業化進程。 Benchmark作為矽谷知名投資機構,此次押注Manus,也顯示了其對該領域及公司的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