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基設靈 政商名人齊弔唁」

凝聚城中分量

維港海風輕拂,北角香港殯儀館外,肅穆而莊重的氛圍籠罩著整條街道。這裡正為恒基兆業地產集團創辦人李兆基博士設靈,送別這位對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留下深刻印記的百歲長者。他的離世,不僅是一個商業巨擘的謝幕,更像是一個時代的轉折點,吸引了香港乃至更廣泛地區政商界舉足輕重的領袖人物前來致以最後的敬意。這場告別儀式,在無聲之中訴說著李兆基先生非凡的一生及其廣袤的人脈與深遠的影響力。

莊嚴肅穆的告別殿堂

李兆基博士的喪禮以佛教儀式進行,寄寓著寧靜祥和的祝福。在香港殯儀館的主靈堂,由李兆基先生的家人精心佈置,設立了大型佛壇,並委託華嚴蓮社主理。自設靈前數日,多位高僧便已連續四日誦經祈福,為其超度,這種虔誠的安排,體現了家屬對李兆基先生的深切敬意與追思。靈堂內外,各界人士致送的花圈層層疊疊,形成一片花海,寄託著無盡的哀思與緬懷。殯儀館地下亦設有大型佛壇,莊重肅穆。

考量到前來弔唁的人數眾多,家屬特別在殯儀館對面的球場上設置了大型帳篷悼念區。這個區域提供了一個廣闊而有秩序的空間,讓無法進入靈堂的人士也能表達心意。悼念區中央設有一個長十二米、高五米的莊嚴祭壇,以素雅的白色鮮花為主調,營造出寧靜致遠的氛圍。現場備有花池,供致祭人士書寫留言卡,這些卡片將稍後放置在李兆基紀念展覽的花池內,讓點滴思念匯聚成永恆的紀念。此外,悼念區還提供弔唁留言冊,播放紀念李兆基博士生平的影片,並展示各界人士的弔唁函件,同時備有紀念小冊子供到場人士取閱,讓前來送別的人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他豐富多彩的一生與卓越貢獻。

冠蓋雲集的致意人潮

設靈當日,香港政商界的重要人物絡繹不絕地前來弔唁,靈堂內外可謂冠蓋雲集,充分彰顯了李兆基先生在社會各界的崇高地位與廣泛影響。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多位司局長到場致哀,包括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以及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等,政府主要官員的集體出現,代表著官方層面對這位傑出企業家的肯定與哀悼。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鄭雁雄亦親自到場,體現了中央對李兆基先生的重視。

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及梁振英擔任了治喪委員會的榮譽主任,現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和中聯辦主任鄭雁雄擔任主任,而多位主要官員、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及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則擔任副主任,治喪委員會成員涵蓋了香港社會各個重要領域的領袖人物,名單上的名字幾乎就是香港權力與財富版圖的縮影,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澳門前行政長官何厚鏵,香港前行政長官曾蔭權、林鄭月娥,前財政司司長唐英年等政界元老亦紛紛現身致意。

商界方面,來自香港四大家族的代表以及其他知名企業家亦紛紛前來送別這位同行及前輩。新鴻基地產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及其兄長前聯席主席郭炳江先後到場,作為與恒基有著深厚淵源的郭氏家族代表,他們的出現意義非凡。 盈科拓展集團主席李澤楷、東亞銀行執行主席李國寶及其兒子李民斌、新世界發展主席鄭家純、嘉華集團主席呂耀東、遠東發展主席邱達昌、會德豐地產主席梁志堅、蘭桂坊集團主席盛智文、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莎莎主席郭少明、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已故賭王何鴻燊四太梁安琪等知名商界人士均有到場弔唁。 這些商界巨頭的聚集,不僅是對李兆基先生個人的尊重,更是對他所代表的那個創造了香港經濟奇蹟的時代的致敬。

不僅是鉅富:人間點滴與國際視野

在眾多權貴之中,一些不那麼為人熟知的前員工也特意前來送別,他們的回憶為這位商業巨擘增添了幾許溫暖的人間色彩。有前員工表示,李兆基先生對待員工非常有禮貌,循循善誘,從不喝罵,常常探望並問候他們,給予鼓勵。另一位曾在他物業任職救生員的市民回憶說,「四叔」很隨和,曾告訴他「我多有錢都好,穿一對皮鞋就夠用,人需要夠用就好了,不用強求很多事」,這樸實的話語,展現了他不同於一般富豪的低調與知足,也讓員工感到溫暖與懷念。 這些平凡人的追憶,或許比華麗的輓詞更能觸動人心,折射出李兆基先生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性情與對待基層員工的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本地政商界,多國駐港總領事館亦向李兆基先生的兒子李家傑及李家誠表示慰問。其中,法國駐港澳總領事杜麗緹形容李兆基先生是法國的摯友。 這顯示出李兆基先生的影響力超越了地域界限,在國際上亦贏得了尊重與友誼。

一代大亨的印記與傳承

李兆基先生享年九十七歲(積閏享壽一百歲),他傳奇的一生,是香港經濟發展史的重要篇章。他不僅是恒基兆業地產的創辦人,更是香港地產界的標誌性人物之一。除了輝煌的商業成就,李兆基先生亦是一位慷慨的慈善家,他曾資助過不少學生,其中一位受資助者許正宇(現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便在弔唁時憶述,當年獲得李兆基的資助改變了他的一生,並讓他悟出做人飲水思源的道理。 他的「溫暖工程計劃」亦惠及無數人,展現了他回饋社會的宏大胸襟。

在他的紀念小冊子中,引用了「上善若水、自然無為」的題字,這句話或許可以概括他的人生哲學。 他如同流水般順應自然,不強求,但卻能滋養萬物,成就斐然。李兆基先生的喪禮選擇在原籍順德大良安葬,落葉歸根,也體現了他不忘本的情懷。 他的兩個兒子李家傑及李家誠已經接棒恒基業務,並謹守父親「不可忘本」等三大家訓,繼續李兆基家族的事業與傳承。

迴響深遠的時代句點

李兆基先生的設靈儀式,不僅是一場個人的喪禮,更是一場香港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盛大告別。無數政商巨頭、社會名流、普通市民,甚至遠道而來的國際友人,都齊聚一堂,表達對這位「四叔」的敬意與不捨。這場告別,濃縮了李兆基先生一生所建立的關係網絡,反映了他在香港社會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及他留下的豐厚物質與精神遺產。當白色的鮮花與輓聯圍繞著靈堂,當低迴的佛經與緬懷的絮語交織,人們送別的,不僅是一位企業家,更是一位與香港共同成長、共同經歷風雨的時代見證者。他的離去,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但他的故事、他的成就、他的善舉,將如同那「上善若水」的哲學,繼續在人們心中流淌,迴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