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放話:美船應免費過運河!全球航運恐掀波瀾
一個大膽的提議,劃破了國際航運的平靜水面。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近日透過社交媒體平台發文,提出了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要求:美國的軍用及商用船隻應被允許免費通過巴拿馬運河與蘇伊士運河。這項言論不僅挑戰了這兩條百年水道的現行營運模式,更觸及了國際法規、國家主權以及全球地緣政治的敏感神經,一石激起千層浪。
這並非特朗普首次將目光投向關鍵國際水道,尤其對巴拿馬運河,他曾多次表達希望「重奪」控制權的意願,甚至暗示不排除動用經濟或軍事手段。此次將蘇伊士運河納入討論,顯然是他對美國在全球戰略通道影響力更廣泛的思考。
連結世界的命脈:巴拿馬與蘇伊士
巴拿馬運河與蘇伊士運河無疑是現代全球貿易的基石。巴拿馬運河橫跨巴拿馬地峽,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極大地縮短了北美洲東西岸以及亞洲與北美洲之間的航程,每年承載著約40%的美國貨櫃運輸量。美國在20世紀初參與並完成了這項工程,並長期擁有運河的控制權,直至1999年才根據條約將控制權移交給巴拿馬。
蘇伊士運河則位於埃及,連接地中海與紅海,是歐洲與亞洲之間最直接的海上通道。這條運河於1869年開通,是全球最重要的航運路線之一,過去曾承載全球約10%至15%的海上貿易量。 這兩條運河不僅是商業動脈,也是各國軍事力量進行全球部署的戰略要道。
通行費:運河營運的基石
當前,巴拿馬運河與蘇伊士運河都依賴向過往船隻收取通行費來維持營運、進行維護及擴建。這些費用是運河管理當局的主要收入來源,對於巴拿馬和埃及這兩個國家而言,運河收入佔據了重要的經濟地位。巴拿馬運河的通行費由巴拿馬運河管理局(ACP)這個獨立的機構根據相關法律條約來調控。 埃及的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也同樣負責運河的管理和收費。
特朗普提出讓美國船隻免費通行的理由,建立在「沒有美國,這些運河根本就不會存在」的論點上。 他認為基於美國過去的貢獻,應享有特殊待遇。並已要求國務卿魯比歐「立即處理」此事。
國際法與現實的碰撞
特朗普的提議,無疑與現行的國際條約和運河管理規則存在根本性衝突。巴拿馬運河的營運受《關於巴拿馬運河永久中立和經營的條約》及《巴拿馬運河管理局組織法》規範,這些法律規定了所有船隻通過運河的手續及費用,且明確指出不存在任何相反的協議。 巴拿馬總統穆利諾已公開回應,強調運河的通行費由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全權掌控,駁斥了免費通行的可能性。
蘇伊士運河同樣受到國際公約的約束,確保所有國家的船隻都能平等通行,但需支付相應費用。任何單方面要求豁免費用的做法,都將違反這些國際框架,引發其他使用運河的國家的強烈反對。
從實務面來看,免費通行將導致運河收入銳減,嚴重影響其營運和維護能力。蘇伊士運河在近期紅海危機導致船隻繞道非洲的情況下,收入已經大幅下降了60%,損失高達70億美元。 在此背景下,要求免費通行無異於雪上加霜,是埃及難以接受的。
潛在的動機與影響
特朗普提出此議的動機可能複雜。除了基於對美國歷史貢獻的強調外,也可能與他一貫的「美國優先」政策相關,旨在為美國的商業和軍事利益爭取更多優勢。此外,他曾多次批評中國在巴拿馬運河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並指責巴拿馬收取「過高」的費用。 這些言論可能也反映了他對地緣政治競爭的擔憂。
然而,這種單方面的要求在全球舞台上很難實現,反而可能損害美國與巴拿馬和埃及的關係,並挑戰現有的國際航運秩序。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運河的管理和收費是相關國家主權的體現,任何改變都應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進行。
結語:一場難以實現的「免費」願景
特朗普關於美國船隻應免費通過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的提議,無疑是一記響亮的「政治信號」。它再次展現了他不受傳統外交規範束縛的風格,以及將美國利益置於國際規則之上的傾向。然而,面對根深蒂固的國際條約、主權國家的堅定立場以及運河營運的現實需求,這項提議在法律和實踐層面上都面臨巨大障礙。巴拿馬和埃及不可能輕易放棄運河通行費這一重要的國家收入來源,也不會容許單方面要求改變國際公約所確立的權利和義務。這場關於「免費通行」的討論,更像是一場在地緣政治棋盤上投下的石子,其激起的漣漪或許會持續一段時間,但要真正改變運河現有的通行規則,恐怕只是一個難以實現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