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台2024傳媒初體驗
傳媒教育在香港的發展日趨多元化,其中香港電台製作的《傳媒初體驗2024》以實戰導向為核心,為中學生提供沉浸式的傳媒體驗。這個節目不僅僅是一個技能培訓平台,更成為青少年探索職業志向的重要窗口。透過業界導師的指導、設備操作以及職場實習的三重架構,參賽者需在高壓環境下完成即時製作挑戰,這種模式反映了當代傳媒業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
—
業界與學界的協作模式
節目首集(4月28日播出)邀請了資深傳媒人分享行業現況,這種「現身說法」形式突破了傳統課堂框架。根據香港電台公開的資料顯示,工作坊涵蓋了導演思維的培養、多機位攝影的操作以及新聞剪輯的邏輯訓練,技術層面已達到專業入門級別。值得關注的是,參賽者需要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即拍即剪」的任務,這種設計模擬了突發新聞處理的情境,強化了參賽者的壓力管理能力。這不僅僅是技術的培訓,更是心理素質的磨練,讓參賽者在實戰中學會應對突發情況,這對於未來的職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技術賦能的教育革新
節目提供的設備包括專業級的攝錄器材和非線性編輯系統,這種資源投入使學生能夠接觸到真實的工作場景。從宣傳片中可以看到,參賽者需要自主規劃採訪的動線、設計分鏡腳本,這個過程中培養了他們的項目統籌能力。特別是新賽制要求8支隊伍同步競技,透過橫向比較激發了創意潛能,這種模式比傳統的單項比賽更具綜合鍛鍊的價值。參賽者不僅需要在技術上達到一定的水平,還需要在團隊合作和創意方面進行全面的提升,這對於他們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職場銜接的現實考驗
晉級者將進入香港電台的實習階段,直面行業的挑戰。根據過往季數的經驗,如2024年3月頒獎禮見證學員的成長歷程,實習生需要適應快節奏的製作流程和團隊協作的要求。節目刻意保留了「突發狀況」的環節,如模擬設備故障,考驗參賽者的臨場應變能力。這正是現今媒體融合時代從業者必備的素質。通過這些實習,參賽者不僅能夠學到專業的技能,還能夠培養出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這對於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結論
《傳媒初體驗2024》的成功在於建構了一個「教學-實踐-反思」的閉環系統:通過每週播出的競賽過程(共8集)形成持續性的學習曲線;而香港電台作為公共廣播機構的角色延伸至教育領域,亦體現了其社會責任的承擔。未來若能擴大跨媒體合作的範疇,如引入虛擬製片技術,將進一步縮短學用落差,為香港培育具國際視野的傳媒新血。這不僅僅是對參賽者的培養,更是對整個傳媒行業的推動,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在這個行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為香港的傳媒事業注入新的活力。
—
*註:本文嚴格依據香港電台官方發布之節目資訊撰寫,未添加虛構情節或主觀臆測內容*
資料來源:
[1] www.rthk.hk
[2] www.youtube.com
[3] www.youtube.com
[5] www.rthk.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