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3月出口飆18.5%超預期

香港3月出口表現分析報告

出口增長概況

2025年3月,香港商品整體出口貨值錄得顯著增長,按年上升18.5%,高於市場預期。總出口貨值達4555億港元,進口貨值為5009億港元,按年增長16.6%。儘管出口表現強勁,香港該月仍錄得有形貿易逆差454億港元,相當於商品進口貨值的9.1%。若觀察第一季度,商品整體出口貨值較去年同期上升10.9%,進口貨值亦上升9.8%。然而,第一季度累計有形貿易逆差達807億港元,相當於商品進口貨值的6.4%。經季節性調整後,第一季商品整體出口貨值較上一季上升12.7%,進口貨值上升9.9%。

出口增長主要因素

  • 對中國內地出口強勁增長: 輸往中國內地的出口錄得顯著增長,為香港整體出口增長的主要動力。
  • 對其他亞洲市場出口表現參差: 輸往其他主要亞洲市場的出口表現各異,部分市場錄得增長,部分則下跌。
  • 對美國出口顯著上升: 輸往美國的出口顯著上升,為香港出口帶來額外支持。
  • 對歐盟出口輕微上升: 輸往歐盟的出口僅錄得輕微升幅。
  • 亞洲區內出口增長顯著: 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上升22.4%,其中台灣、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和中國內地等地的升幅尤為顯著。
  • 其他地區出口表現: 輸往英國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顯著升幅,而輸往荷蘭的出口則下跌。
  • 貿易摩擦的影響

  • 美國加徵關稅: 美國在4月初大幅加徵進口關稅,導致全球貿易摩擦急劇上升,預計將對香港商品貿易表現構成挑戰。
  • 不明朗因素增加: 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溫,外圍環境的不確定性顯著增加,環球經濟及貿易和投資氣氛轉差。
  • 潛在影響: 貿易戰對實體經濟和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可能波及金融市場氣氛,美國的利率變化也會影響香港。
  • 香港的應對策略及政府支援

  • 加強與不同市場的經貿聯繫: 香港積極加強與不同市場的經貿聯繫,以分散風險並支持貿易表現。
  • 政府支援措施: 香港政府一直從多方面為企業提供支援,以應對外部挑戰,並會繼續密切監察情況。
  • 中小企資助計劃: 加強各項中小企資助計劃,協助業界進行市場推廣及發展內地和東盟市場。
  • 優化融資擔保計劃: 優化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推行的「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的特別優惠措施,協助中小企。
  • 提升資助上限: 提前推出「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下的優化措施,包括增加每家企業累計資助上限及每宗獲批申請的資助上限。
  • 香港金融市場的韌性

  • 市場運作順暢: 儘管關稅戰帶來波動,香港金融市場總體運作順暢,股市交易沒有出現異常情況。
  • 資金流入: 不少境外資金重新進入香港市場,顯示投資者更看重長遠。
  • 監管嚴密: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嚴格監察市場,確保金融市場穩定。
  • 未來展望

  • 不明朗因素: 外圍環境仍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將干擾環球貿易和投資走向。
  • 增長動力: 內地經濟平穩增長,加上香港積極加強與不同市場的經貿聯繫,應有助支持貿易表現。
  • 挑戰與機遇: 香港金融業需發揮其優勢,順應貿易和供應鏈的變化,尋找新的機會。
  • 出口預測: 受惠於亞洲電子產品業持續升級,香港的商品出口有望錄得溫和增長。
  • 總結

    香港3月份的出口數據表現亮眼,但全球貿易摩擦升溫為未來帶來挑戰。香港需繼續加強與各市場的聯繫,並透過政府的支援措施,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以應對不明朗的外部環境。同時,香港金融市場展現出韌性,有助於支持整體經濟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