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涌樓市急凍!東堤灣畔3房劈至710萬成交 4月交投暴跌6成

潮水退卻,方知誰在裸泳。東涌的二手樓市,在剛剛過去的四月,似乎就經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寒流。成交量如同斷崖式下跌,個別屋苑的成交個案,更是將市場的冰冷現況展露無遺。

東涌樓市四月寒流來襲

四月的東涌,籠罩在二手交投的低迷氣氛之中。數據顯示,東涌區本月的二手買賣成交量較上月大幅下滑,跌幅超過六成。這樣的跌幅,不僅是數字上的跳動,更是市場信心與購買力急凍的直接體現。上月尚有約54宗成交,轉眼間,本月卻僅錄得約21宗二手買賣成交。 這場突如其來的「寒流」,讓原本期待在撤辣後持續升溫的二手市場,遭遇了當頭棒喝。

市場分析指出,導致這種情況的主因,除了整體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外,更與近期市場焦點被大型新盤搶奪有關。 大量購買力被一手市場所吸納,使得二手市場的交投意欲受到顯著影響。同時,東涌區內二手屋苑的業主叫價態度普遍強硬,特別是早年入市、持貨成本較低的業主,由於有穩定的租賃需求作為支撐,更不願意大幅減價,這也加劇了買賣雙方的拉鋸,進一步壓抑了成交量。

東堤灣畔個案解讀:冰山一角?

在四月的東涌二手市場中,東堤灣畔的一宗成交個案,成為了市場降溫的典型縮影。一個三房連套房及儲物房間隔的低層單位,實用面積約803方呎,享有內園泳池景。 原業主最初叫價760萬元,經過議價後,最終以710萬元易手,減價幅度達到50萬元。 以710萬元成交計算,實用呎價約為8,842元。

這宗成交的買家是來自外區的外籍換樓客。 值得注意的是,原業主早於1999年1月以381.9萬元一手購入此單位,持貨長達26年。 即使大幅減價50萬元,賬面上仍賺取了328.1萬元,物業期內升值約86%。 這宗個案反映了在市場氣氛欠佳的情況下,即使是持貨多年的業主,為了促成交易,也需要作出一定程度的讓步。同時,對於早年入市的業主而言,即使在現時的市場環境下減價沽售,依然能夠錄得可觀的賬面利潤,這也解釋了部分業主叫價較「硬淨」的原因——他們有更大的議價空間和持貨能力。

然而,這宗減價成交是否預示著東涌樓價將出現更大幅度的調整?從市場整體來看,雖然四月份的成交量急跌,但樓價並未出現全面崩盤式的下跌。 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顯示,三月全港私人住宅售價指數按月微跌約0.49%,已是連跌四個月,但跌幅有所收窄。 市場普遍預期樓價短期內仍有下調風險,但跌幅或有限。 東堤灣畔的這宗成交,更多是反映了在特定市場環境下,具體單位因應買家議價而作出的價格調整,也側面印證了二手市場正處於買賣雙方博弈加劇的階段。

交投急挫的背後原因

東涌樓市四月交投的急劇萎縮,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首先,市場購買力被一手新盤虹吸效應是關鍵因素之一。 近期有多個大型新盤推出,以其定價策略和推廣攻勢吸引了大量市場目光和資金,許多原本可能考慮二手物業的買家轉投一手市場。

其次,整體經濟前景不明朗以及外圍環境的變數,如中美關稅戰、聯儲局減息步伐的猶豫等,持續影響市場信心。 這些不確定性讓潛在買家傾向於觀望,推遲入市決定,從而導致二手市場的交易活躍度下降。

再者,儘管政府推出了「撤辣」等刺激樓市措施,但其對二手市場的提振作用似乎不如一手市場顯著。 二手業主的叫價未能完全跟隨市場氣氛調整,與買家的出價存在差距,形成拉鋸局面。

此外,近期租賃市場表現相對活躍,租金持續上升,這為部分業主提供了持貨的底氣,使其不急於以較低價格出售物業,進一步減少了二手市場的流通量。

市場前瞻與展望

東涌四月二手交投的慘淡表現,無疑給市場帶來了警示。雖然政府的措施對市場情緒有所改善,但實際的購買力仍需時間釋放,並且高度依賴宏觀經濟走勢和新盤供應情況。

展望未來,東涌乃至整個香港的二手樓市,可能仍將面臨一定的壓力。新盤的持續推出會繼續分流一部分購買力。業主是否願意進一步擴大議價空間,將成為影響未來成交量的關鍵。如果業主叫價態度持續強硬,二手市場的活躍度恐難以快速恢復。

然而,市場也存在潛在的利好因素。如果外圍環境趨向穩定,尤其是在預期的美國減息週期開啟後,可能會對香港樓市帶來一定的支持。 此外,政府的人才引進計劃持續吸引外來人口,長遠來看將對住屋需求形成支撐,尤其是在租賃市場表現強勁的情況下,這也可能間接影響買賣市場的供需關係。

東涌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市場,其發展前景也與區內的基建完善程度(例如東涌東站的進展)以及整體規劃密切相關。 這些長遠因素將對區內的物業價值產生影響。

樓市何去何從?

四月東涌二手交投的急跌,是香港整體樓市在多重變數下的一個縮影。它提醒著市場,儘管政策有所放寬,但深層次的供需關係、經濟基本面以及市場信心,才是決定樓市走向的關鍵。東堤灣畔的減價成交,既是個別業主策略性出貨的體現,也是市場現實壓力的縮影。未來幾個月,東涌乃至全港二手市場能否擺脫低迷,將取決於更多業主是否願意面對現實調整叫價,以及宏觀經濟和政策環境能否釋放更多積極信號,重新激活買家的入市意欲。在此之前,二手市場的「寒氣」可能仍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