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證券上季獲利暴跌24% 金融市場震盪衝擊顯現

近期,日本金融巨頭大和證券(Daiwa Securities)公佈了其最新一季的財報,數據顯示,該公司截至今年3月31日的第四財季(即2025財年第四季)淨利潤出現了顯著下滑,按年減少了24.35%,按季更是大幅挫跌35.76%,至299.54億日圓(約2.08億美元)。 這一表現不僅低於去年同期的水平,也是八個季度以來的首次倒退,儘管仍在市場預期範圍內。 這一數據的公布,為當前充滿變數的全球金融市場投下了一道陰影,引發了市場對其未來走向以及整個證券行業景況的關注。

金融市場如同浩瀚的海洋,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濤洶湧。身處其中的大型券商,其業績表現往往是市場健康狀況的重要晴雨表。大和證券作為日本第二大券商及投資銀行,其第四季利潤的大幅縮水,無疑反映出某些逆風因素正在侵蝕其盈利能力。 深入分析其財報數據,我們可以一窺導致利潤下滑的具體原因,並從中探討當前金融環境的挑戰與機遇。

業績下滑的深層解析

大和證券第四季度的純利下滑,並非單一因素所致,而是多重力量交織作用的結果。從其財報細項來看,儘管在某些領域取得了進展,但其他關鍵業務的疲軟抵消了這些增長。

另類資產估值下降的衝擊

財報顯示,另類資產業務的估值下降是導致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類資產通常包括私募股權、能源及基礎設施投資等。 這些資產的價值波動較大,容易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特定行業景氣度以及市場流動性等多重因素影響。根據報導,大和證券的另類資產業務在本季度錄得19.9億日圓的虧損,這對其資產管理部門的盈利能力造成了顯著影響,導致該部門利潤按年大幅下滑41%。 特別是能源和基礎設施投資的估值受到了嚴重衝擊。 大和證券首席財務官Kotaro Yoshida表示,閱讀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對可再生能源或利率的影響是很困難的,因此必須謹慎投資。

交易收入的減少

除了另類資產的挑戰外,交易收入的減少也是利潤下滑的重要因素。 大和證券的環球市場部門(主要涉及證券及債券交易)的收入較去年同期腰斬,僅為63億日圓。 這是由於波動的美國利率對固定收益收入產生了負面影響。 金融市場的波動性上升、利率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都可能導致交易活動放緩或交易損失增加,進而影響券商的交易收入。

部分業務的亮點

然而,並非所有業務都表現不佳。在逆境之中,大和證券的部分業務展現了韌性,甚至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投資銀行業務的強勁表現

值得關注的是,大和證券的投資銀行業務在第四季度實現了按年扭虧為盈。 這主要得益於證券承銷收入的幾乎倍增以及併購相關業務收入達到創紀錄的高位。 首席財務官Kotaro Yoshida指出,日本企業面對來自投資者的壓力加劇,推動撤出交叉持股,驅動了股權資本市場的收入增加。 這表明,儘管市場整體波動,但在企業融資和併購活動方面仍然存在需求,大和證券在這一領域抓住了機會。

財富管理業務的穩健增長

財富管理業務也表現穩健,淨經營收入按年增長3.63%,資產管理業務也增長了8.67%。 全年來看,財富管理部門的年度資產流入幾乎翻倍,達到1.57兆日圓(約110億美元)。 這反映出在高通脹等因素下,日本民眾正從儲蓄轉向投資的大趨勢並未受到市場波動的嚴重干擾。 財富管理業務的穩定性為大和證券提供了部分緩衝,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他業務的下滑。

整體表現與未來展望

儘管第四季度利潤下滑,但從全年來看,大和證券的表現並非全然悲觀。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整個財年,大和證券的淨利潤按年增長了26.99%,營業額增長7.39%,經營溢利增長8.48%。 全年淨利潤達到1543.68億日圓。 這表明,儘管面臨短期挑戰,大和證券在發展更穩定經常性收入來源的業務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然而,市場的波動性仍然是未來面臨的主要挑戰。大和證券首席財務官表示,目前市場波動性很高,但他們必須做的事情並沒有改變。 這句話傳達了管理層對市場不確定性的認知,以及堅持既定戰略的決心。

為了應對市場挑戰並提升股東價值,大和證券也宣布了股票回購計劃,計劃在明年3月前回購至多500億日圓的股票。 這一舉措有望提振市場信心,並在一定程度上支撐股價。在財報公布後,大和證券的股價在下午交易中上漲了1.8%。

與此同時,大和證券的主要競爭對手野村控股在上週公布的第四季度利潤增長了27%,並實現了創紀錄的年度利潤。 這也突顯了券商之間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表現差異,以及各自業務模式和風險管理能力的影響。

市場環境與行業挑戰

大和證券的業績下滑,是全球金融市場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一個縮影。高通脹、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走向、地緣政治風險(如俄烏戰爭、中美貿易關係等)以及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都在影響著投資者的情緒和市場的流動性。

在這樣的背景下,券商行業面臨著多重挑戰:

  • 交易活動的不確定性: 市場波動性增加可能導致交易量下降或交易收益減少。
  • 投資銀行業務的壓力: 經濟前景不明朗可能影響企業的融資和併購活動意願。
  • 資產管理的風險: 市場下跌會對資產管理規模和盈利能力造成負面影響,尤其是一些流動性較差的另類資產。
  • 利率風險: 利率的快速變動可能影響固定收益產品的價值和交易收益。

然而,挑戰中也蘊藏著機遇。例如,在高通脹和低利率環境下,投資者尋求更高回報的需求可能驅動財富管理業務的增長。企業在面對不確定性時,也可能尋求更專業的投資銀行服務進行結構性調整或併購。

結論

大和證券第四季度利潤按年下滑24%,是其另類資產估值下降和交易收入減少的直接體現。儘管投資銀行和財富管理業務表現出一定的韌性,但不足以完全抵消其他部門的疲軟。這份財報不僅是大和證券自身面臨挑戰的反映,也為當前全球金融市場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提供了例證。

展望未來,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走向仍然充滿變數。大和證券能否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恢復增長,將取決於其能否有效管理風險、優化業務結構、並抓住市場中存在的結構性機遇,例如日本國內儲蓄向投資的轉變。投資者將密切關注其後續的業績表現和策略調整,以評估其在變動不居的市場中的應變能力。這份財報提醒著所有市場參與者,警惕市場波動,並對未來的投資環境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