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速報】賽力斯衝刺港股 傳集資156億 電動車新貴掀認購熱潮

新能源浪潮下的資本逐夢

在全球碳中和目標與技術飛躍的雙重驅動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汽車版圖。這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場資本的盛宴。無數懷揣夢想與創新理念的車企,在這條賽道上競速奔馳,力圖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在眾多參與者中,與科技巨頭華為深度合作的賽力斯,憑藉其「問界」品牌,已然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如今,這家已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公司,傳出計劃在香港提交上市申請,目標籌集高達156億港元的資金,此舉無疑為本已熱鬧非凡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再添一把火。這不僅是賽力斯自身發展的重要一步,也折射出當前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追捧與期待。賽力斯尋求在香港二次上市,背後有何考量?高達百億的募資額又將投向何方?這場資本逐夢之旅,能否助推賽力斯駛向更廣闊的藍海?

叩響香江:賽力斯的上市雄心

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這家脫胎於傳統汽車製造,而後堅定轉型新能源賽道的企業,近日正式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交了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並在主板掛牌上市的申請。 這份申請,標誌著賽力斯正式啟動其「A+H」雙資本平台的佈局。聯席保薦人陣容強大,包括中金公司及中國銀河國際。 市場傳聞指出,賽力斯此次香港IPO的目標集資額約為20億美元,折合港元約為156億元。 雖然這僅是市場的初步預期,最終的集資規模尚待定價流程確定,但這一數字本身已足以引發廣泛關注。對比其在上海股市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的市值,此番香港上市不僅是募集資金的渠道,更是提升國際知名度、擴大股東基礎、以及為未來發展注入新動力的戰略舉措。

資金活水:百億募資的戰略投向

根據賽力斯在香港聯交所網站刊登的申請材料(草擬版本)所示,公司計劃將此次IPO所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幾個關鍵領域,這些領域緊密圍繞其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核心發展方向。首先是研發投入。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技術的快速迭代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持續在電池技術、電機電控、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核心技術領域進行研發,是賽力斯鞏固並提升其市場地位的必由之路。「問界」品牌能夠在短時間內崛起,與其在智能化、電動化方面的技術實力密不可分,而未來的競爭,歸根結底仍是技術的較量。

其次是多元化新營銷渠道投入、海外銷售及充電網絡服務。 隨著產銷規模的擴大,建立更為高效和廣泛的銷售服務網絡變得至關重要。這不僅包括擴展國內的銷售網點,更意味著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賽力斯明確表示,計劃持續研發符合當地用戶需求的國際化新能源汽車車型,以滿足不同國家及地區的技術標準及需求,期望進入國際高端品牌汽車市場,並計劃逐步探索進入具有戰略意義的新興燈塔市場。 這顯示出賽力斯劍指全球市場的勃勃雄心。同時,完善的充電網絡服務是提升用戶體驗、消除里程焦慮的重要環節,也是新能源汽車普及的基礎設施保障。

強強聯手:華為賦能「問界」奇蹟

提及賽力斯,便不能不提其與華為的深度合作。「問界」(AITO)品牌,正是賽力斯與華為聯合設計、聯合營銷的結晶。 華為憑藉其在智能技術、資訊與通訊技術領域的深厚積澱,為「問界」車型提供了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關鍵技術支援,而賽力斯則貢獻了整車製造的能力。 這種跨界合作模式,打破了傳統汽車產業的界限,為「問界」贏得了「含華為量」極高的市場認知,使其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品牌影響力並實現銷量突破。

數據顯示,「問界」品牌增長勢頭迅猛,例如問界M9自規模交付以來,累計交付量已突破7萬輛,蟬聯中國市場50萬級豪華車品牌銷冠。 AITO問界品牌整體交付量也在28個月內實現了40萬輛的新車下線,創下中國新能源品牌最快達到此里程碑的速度。 賽力斯與華為的合作不僅體現在產品技術層面,也擴展到資本層面,賽力斯此前已收到關於共同投資華為設立的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獨立公司的邀請,並正積極論證參與投資與合作的事宜。 這種全方位的深度綁定,是「問界」成功的關鍵,也是賽力斯吸引資本市場關注的重要因素。

財務表現與市場地位:扭虧為盈的賽力斯

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往往是投資者最關心的部分。據悉,賽力斯在2024年實現了扭虧為盈,錄得歸母淨利潤約59億元人民幣,而2023年則虧損約24億元人民幣。 同期,賽力斯的收入也實現了爆炸式增長,從2023年的約358億元人民幣大幅躍升至2024年的約145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超過300%。 毛利率也從2023年的7.2%提升至2024年的23.8%。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賽力斯是全球第四家實現盈利的新能源車企。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特別是成功實現盈利,無疑為其香港上市增添了重要的說服力。

賽力斯的市場地位與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轉型努力密切相關。公司於2003年開始涉足整車製造,2016年轉向新能源汽車領域,並在2021年與華為合作推出「問界」品牌,目前已擁有問界M5、M7、M8、M9等多款車型。 憑藉「問界」系列的熱銷,賽力斯成功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機遇與挑戰:香港上市的雙刃劍

賽力斯選擇在香港上市,既是尋求新發展機遇的戰略選擇,也面臨諸多挑戰。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匯聚了全球各地的資本和投資者,有利於賽力斯拓寬融資渠道,提升國際形象。對於一家志在拓展海外市場的新能源車企而言,香港平台無疑提供了一個走向世界的絕佳跳板。 然而,當前的香港IPO市場受到全球經濟形勢、地緣政治以及市場情緒等多重因素影響,變數較多。成功募資的金額、發行估值以及上市後的股價表現,都存在不確定性。

同時,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日益白熱化,不僅有傳統車企的轉型,更有眾多新勢力品牌的崛起。技術創新、成本控制、產能提升、銷售網絡建設以及品牌忠誠度等各方面,都對賽力斯構成了持續的考驗。雖然與華為的合作賦予了賽力斯獨特的優勢,但也需要警惕對單一合作夥伴的過度依賴可能帶來的風險。

資本賽跑: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競局

賽力斯赴港上市並計劃籌集百億資金,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在資本市場活躍度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成熟和市場的擴大,眾多新能源車企紛紛通過IPO、增發等方式募集資金,以支持研發、擴大產能、建設銷售網絡。資本的湧入,加速了產業的發展和競爭格局的重塑。

賽力斯的案例表明,即使是在A股已有融資平台的公司,也可能通過在香港等國際市場上市來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豐富的資本來源。這反映出企業對資金的渴求,也體現了對未來發展潛力的信心。然而,資本市場的潮起潮落,也提醒所有參與者,最終的成功並非僅僅取決於短期內的融資能力,更在於持續的創新、穩健的經營以及對市場變化的應變能力。

眺望前路:港股新星的征途

賽力斯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傳出百億募資計劃,無疑是近期資本市場的一則重磅消息。這不僅為港股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讓市場對這家與華為緊密合作的新能源車企充滿期待。賽力斯的財務表現已有所改善,扭虧為盈證明其商業模式的可行性與市場策略的有效性。 高達156億港元的募資目標,若能實現,將為賽力斯未來的研發、海外擴張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堅實的資金支持。

然而,從「問界速度」到「賽力斯IPO」,這場資本與產業的競速才剛剛進入新的階段。成功在香港上市只是第一步,如何在更加廣闊和複雜的國際資本市場中穩健前行,如何在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中持續領先,將是賽力斯必須面對和解決的課題。其與華為的合作能否持續深化並保持優勢,其海外市場的拓展能否順利推進,其技術創新能否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都將影響其未來的發展軌跡。賽力斯這艘新能源汽車的快艇,正揚帆駛向國際資本的海洋,這段征途充滿機遇,也伴隨著挑戰,其最終能否抵達成功的彼岸,市場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