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東壩小巴增班防淪陷

五一黃金周東壩交通疏導:小巴加強服務能否奏效?

東壩成旅遊熱點,交通壓力倍增

近年來,在社交媒體小紅書的推波助瀾下,西貢萬宜水庫東壩迅速躥紅,成為眾多遊客的熱門打卡地。然而,蜂擁而至的遊客也給當地的交通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每逢週末或假日,前往東壩的道路便會出現嚴重擁堵,尤其是連接北潭涌至東壩的專線小巴9A線,更是供不應求,乘客往往需要長時間排隊等候,甚至出現黑的司機趁機抬價的亂象。

政府多部門聯手,推出交通改善措施

面對即將到來的五一黃金周,預計將有大量遊客湧入東壩,香港政府高度重視,多個部門協同合作,推出一系列交通改善措施,旨在提升交通效率,確保遊客的出行體驗。

  • 專線小巴加強服務: 運輸署已與專線小巴營辦商協調,在5月1日至5日期間,加強9A線的服務。除了原有的週末及假日班次外,還將在平日(5月2日)試辦新增班次,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客運需求。具體加密班次的細節尚未公布。
  • 優化候車安排: 為了改善乘客的候車體驗,運輸署將在東壩增加專線小巴站標記,並更改乘客的排隊方向,由原先的往北潭涌方向改為往浪茄方向。漁護署也將在小巴站增設臨時圍欄,以維持秩序,確保乘客安全。
  • 實時交通信息發布: 運輸署將密切監測前往東壩的交通狀況,並在交通非常繁忙時,通過不同媒體發布提示信息,方便市民提前規劃行程。此外,運輸署還將在漁護署北潭涌關閘前方設置信息顯示屏,實時發布通往東壩一帶的道路交通情況。
  • 道路改善工程: 水務署已安排承建商在西貢萬宜路個別位置進行臨時改善工程,以方便來往車輛通過或避車,緩解交通壓力。
  • 加強交通管理及執法: 警務處將在東壩一帶加派軍裝人員,於遊客抵達及離開的高峰時段,在西貢萬宜路的策略性位置指揮交通,疏導人流。同時,警方將繼續嚴厲打擊的士司機的違法行為,維護遊客的合法權益。
  • 其他配套措施: 漁護署將加強東壩一帶郊野公園的管理工作,包括加派人員巡邏,提醒遊人注意行山安全、使用正式行山徑,以及宣傳愛護環境、妥善處理垃圾等訊息。漁護署亦會聯同旅遊事務署和旅遊發展局,加強向旅客推廣香港郊野公園的其他行山路線及宣傳相關郊遊守則,並鼓勵旅客按最新交通消息規劃行程,作好準備。

小巴加強服務能否有效疏導人潮?

針對政府推出的交通改善措施,特別是加強專線小巴服務,社會各界對其能否有效疏導人潮,防止東壩「淪陷」存在不同的看法。

  • 樂觀觀點: 有環保團體認為,加強小巴服務有助於疏導人潮,減少遊客滯留,從而降低黑的抬價等亂象發生的可能性。同時,政府加強宣傳,鼓勵遊客選擇其他郊遊路線,也有助於分散人流,減輕東壩的交通壓力。
  • 保留態度: 有網民對此表示保留,認為東壩交通問題的根本原因是道路狹窄,單線雙向行車容易造成擁堵。即使增加小巴班次,也可能無法有效解決問題。此外,有網民認為,應該限制進入東壩的車輛數量,鼓勵遊客步行或選擇其他交通方式。

成效取決於多重因素,有待實踐檢驗

總體而言,五一黃金周期間東壩的交通狀況,以及政府所採取措施的成效,將取決於多重因素:

  • 遊客數量: 遊客數量是影響交通狀況的最直接因素。如果遊客數量超出預期,即使加強小巴服務,也可能難以滿足需求。
  • 交通管理: 警方的交通管理和疏導能力至關重要。有效的交通管理可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減少擁堵。
  • 宣傳引導: 政府的宣傳引導工作,例如鼓勵遊客選擇其他郊遊路線、錯峰出行等,將有助於分散人流,減輕東壩的交通壓力。
  • 市民配合: 市民的配合也至關重要。例如,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選擇公共交通工具等,都有助於改善交通狀況。

最終,這些措施能否成功緩解東壩的交通壓力,避免出現混亂,仍需在實踐中檢驗。政府應密切關注交通狀況,及時調整措施,確保遊客能夠安全、順暢地前往東壩,同時保護好東壩的自然環境。

提升東壩旅遊體驗,需綜合施策

要真正提升東壩的旅遊體驗,僅僅依靠加強交通服務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綜合施策:

  • 完善基礎設施: 適度擴寬道路,增加停車位,完善公共廁所等基礎設施,提升東壩的接待能力。
  • 加強環境保護: 加強垃圾清理、污水處理等環保措施,保護東壩的自然環境,確保可持續發展。
  • 提升服務質量: 加強景區管理,提供優質的旅遊諮詢、導覽等服務,提升遊客的滿意度。
  • 推廣生態旅遊: 鼓勵遊客選擇步行、騎行等方式遊覽東壩,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只有通過綜合施策,才能在滿足遊客需求的同时,保护好東壩珍貴的自然資源,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