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季績|稅前利潤挫25% 派息10美仙 30億美元回購
根據你提供的標題「滙豐季績|首季稅前利潤跌25% 派息10美仙 將斥30億美元回購」,以下為詳細分析和專業報告:
業績概要
滙豐控股(00005.HK)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業績,顯示稅前利潤為94.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5%。儘管利潤有所下滑,但仍優於市場預期。公司宣布派發季度股息每股0.1美元,並計劃啟動一項高達30億美元的股份回購計劃。
盈利下降的原因
- 出售業務相關費用: 利潤下降的部分原因是計入了與加拿大和阿根廷業務處置相關的一次性費用。
- 地緣政治緊張和關稅: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以及關稅上調導致的不確定性增加,也是導致利潤下滑的原因之一。滙豐增加了撥備,以應對這些不確定因素和未來經濟前景的惡化。
- 銀行業務淨利息收益下降: 首季銀行業務淨利息收益約為106億美元,年減約3%。
股份回購計劃
- 回購金額: 滙豐計劃斥資最多30億美元回購股份。
- 預計時間: 預計股份回購將於2025年5月2日股東周年大會結束後不久展開,並在發布2025年中期業績前完成。
- 目的: 股份回購通常被視為公司對自身價值有信心的表現,有助於提升每股盈利,並向股東返還資本。
未來展望
- 淨利息收益預期: 滙豐維持2025年銀行業務淨利息收益約420億美元的預期。然而,公司也承認利率前景已變得更加波動且不明朗。
- 有形股本回報率目標: 滙豐繼續以於2025至2027年三年期間,每年平均有形股本回報率達到約15%為目標(不包括須予注意項目)。
- 信貸損失準備: 預期2025年預期信貸損失準備佔貸款總額平均值的百分比維持在30至40個基點之間。
- 營業支出增長目標: 與2024年比較,2025年的目標基準營業支出增長目標維持約3%。
- 貸款增長: 中長期繼續預期客戶貸款結欠按年達到中單位數百分比增長。
- 財富管理業務: 繼續預期財富管理業務的費用及其他收益中期內可達到每年雙位數的平均百分比增長。
- 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 擬將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維持在14%至14.5%的中期目標範圍。
交通銀行股份發行
- 交通銀行擬發行股票: 交通銀行(03328)宣布,擬向中國財政部及相關實體發行不超過人民幣1,200億元股票。
- 滙豐持股比例可能下降: 本次發行可能導致滙豐在交通銀行的持股比例下降至16%,從而可能在滙豐的收益表中確認最多16億美元的稅前虧損。
分析師觀點
- 摩根士丹利: 由於宏觀前景存在風險,市場可能關注亞洲區銀行在今年餘下三季的前景。預計利率前景惡化和財富及企業活動放緩將影響費用收入,亞洲區銀行的收入將面臨壓力。
- 高盛: 將2025至27年滙豐的銀行業務淨利息收益下調8億至33億美元,料今明兩年銀行業務淨利息收入為414億和407億美元,低於滙豐管理層今年的指引,且認為指引有下調風險。
-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 相信股價反彈與中美或有機會就關稅談判有關,但料股價難升至此前高位90多元。長綫投資者可考慮繼續持有滙豐。
總結
滙豐控股2025年第一季度的業績顯示,儘管面臨多重挑戰,公司仍展現出穩健的盈利能力。稅前利潤雖有所下降,但仍優於市場預期。股份回購計劃和維持派息顯示了公司對自身財務狀況的信心。然而,地緣政治風險、關稅政策以及利率前景的不確定性,都可能對未來的業績構成影響。
策略調整與成本控制
簡化集團架構
滙豐宣布將採取措施簡化集團架構,專注於能夠讓其在強大基礎上發展並取得增長的機會。這可能包括重組業務部門,優化資源配置,以及剝離非核心資產。
成本控制
集團上下將繼續恪守成本紀律。這可能包括精簡運營流程,提高效率,以及控制各項支出。
風險與挑戰
地緣政治風險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貿易戰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影響滙豐的業務。
監管風險
金融行業受到嚴格監管,監管政策的變化可能對滙豐的運營和盈利能力產生影響。
市場競爭
金融市場競爭激烈,滙豐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服務質量,才能保持競爭優勢。
投資建議
對於長線投資者,滙豐仍然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標的。公司具有穩健的財務基礎和多元化的業務組合。然而,投資者也應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形勢和市場風險,謹慎評估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