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終於甩手!華爾街銀行出清Twitter最後一批貸款

漫長的等待終於畫下句點,華爾街多家大型銀行成功擺脫了馬斯克收購Twitter(現稱X)所產生的130億美元債務泥沼,這筆自2022年4月起始的併購融資案,經歷了市場劇烈波動與Twitter自身營運的挑戰,最終銀行業者成功以略低於面值的價格,將最後一批12億美元貸款出售,結束了這場長達兩年半的「燙手山芋」困境。

始於競逐,陷於泥淖:Twitter收購案的債務風波

馬斯克在2022年提出以440億美元收購Twitter,當時華爾街多家大型銀行,包括摩根士丹利、美國銀行等七家銀行,為了爭取這筆大型交易,同意提供約130億美元的融資。 原本銀行的計劃是將這筆巨額債務分拆後轉售給投資者,並從中賺取可觀的手續費。 然而,世事難料,在收購交易完成之際,全球金融市場急劇惡化,通膨、升息等因素導致市場情緒低迷,投資者對這筆涉及高槓桿和具備不確定性的Twitter債務興趣缺缺。 這些原應迅速轉手的貸款,意外地滯留在了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成為自2008-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銀行業所面臨最棘手的併購融資案之一。

營運逆風與債務風險加劇

收購完成後,Twitter更名為X,並經歷了一系列重大的營運調整,包括大幅裁員、縮減成本以及內容審查政策的改變。 這些舉措雖然旨在提升效率,卻也引發了廣告主的恐慌,導致X平台的營收大幅下滑,財務前景一度堪憂,這進一步加劇了債務違約的風險。 面對岌岌可危的財務狀況,部分銀行甚至一度將這筆貸款的價值下調至原本金額的65%。 對沖基金也曾提出超低價收購,但銀行選擇了耐心持有,等待時機好轉。 根據數據顯示,這筆債務的滯留時間創下了2008至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最長的紀錄。

曙光乍現:市場轉機與X價值的重塑

然而,局勢在2024年夏季出現轉機。隨著美國政治局勢的變化,以及馬斯克與特定政治人物的關係演變,市場對「馬斯克帝國」的投資熱情再度升溫。 此外,X平台也出現了積極的變化,部分廣告主開始回歸,資金流入狀況有所改善。 最為關鍵的是,馬斯克於2023年創辦的AI新創公司xAI與X平台進行了密切整合,利用X平台的數據訓練大型語言模型,並讓X持有xAI 25%的股份。 這種整合大幅提升了X平台的資產負債表價值,成為銀行手中貸款價值回升的重要關鍵因素。 xAI的潛力以及其未來可能的巨額融資計畫(據悉正計畫籌集約200億美元資金,企業估值有望再次超越1130億美元),都為X平台的債務增添了吸引力。

成功脫手:折價出售的策略與影響

在市場情緒改善和X平台價值回升的背景下,華爾街銀行自2025年2月初以來,陸續開始出售X平台的貸款。 今年2月,銀行成功出售了約55億美元的X債務,且出售規模與價格較預期要好,以接近面值的97美分出售。 到了最近,銀行業者終於在週一(4月28日)成功以略低於面值的98%價格,折價出售了最後一批12億美元的貸款。 至此,銀行已陸續將約110億美元的X平台貸款售出。

雖然銀行以小幅折價的方式成功擺脫了這筆長期滯留的債務,整體而言仍蒙受了一定的損失。 然而,在這兩年多的持有期間,銀行也收取了高額的利息,據估計承銷這筆槓桿收購的銀行自2022年以來已從X債務中獲得了約30億美元的利息收入。 更重要的是,銀行透過耐心持有並最終成功出售債務,保住了與馬斯克的關係,這可能為未來參與馬斯克的下一筆大型交易創造機會。

風波的啟示:對金融業的深遠影響

馬斯克收購Twitter的債務風波,對金融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像X這樣的懸而未決的貸款問題,不僅導致了部分銀行(如巴克萊銀行)員工的減薪和離職,也迫使一些銀行縮減了放貸規模。 這間接地促進了私人信貸市場的快速崛起,成為填補銀行收縮留下的融資空白的重要力量。 對於那些未參與此次交易的競爭對手銀行而言,他們慶幸自己躲過了一場潛在的金融風暴。 芝加哥大學財務教授Steven Kaplan指出:「這一次,那些說永遠不要跟馬斯克對賭的人似乎是對的。」 這場漫長的債務之旅,不僅是對相關銀行的考驗,也為整個金融市場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