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瑞Q1獲利下滑5% 再砍12億美元支出

製藥巨頭輝瑞(Pfizer)最近公布的第一季財報,再次牽動全球醫藥產業的敏感神經。面對盈利下滑與市場變局,這家曾因新冠疫苗與藥物風光無限的公司,正採取積極的成本削減策略,並尋找新的增長引擎。這不僅是一份財報的解讀,更是一部充滿挑戰與轉型的企業史詩。

潮水退去:新冠產品光環不再

曾經,新冠疫苗Comirnaty和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是輝瑞業績的強大引擎,推動其營收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然而,隨著全球疫情趨緩,對這些產品的需求急劇下降,直接衝擊了輝瑞的總體營收。根據第一季財報,輝瑞的營收為137.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約8%,略低於市場預期。這一下滑主要歸因於新冠藥物銷售額的銳減,其中Paxlovid的銷售額更是大幅下降了75%。 雖然新冠疫苗Comirnaty的收入略高於預期,但整體新冠產品的銷售下滑趨勢不容忽視,持續拖累公司的整體表現。 這正如同潮水退去,裸露出潛藏的礁石,提醒著企業必須多元發展,不能過度依賴單一產品。

瘦身有感:成本削減的藝術與科學

面對營收壓力,輝瑞選擇了積極的「瘦身」計畫。公司宣布將進一步擴大成本削減規模,預計到2027年底將節省77億美元,比原先的計畫再增加17億美元。 其中,額外削減的12億美元支出,主要將來自銷售、資訊和行政費用方面的精簡。 輝瑞計劃透過人工智能、精簡業務流程和自動化等方式來達成這些目標。 此外,公司還規劃將部分海外生產線轉移回美國,以應對潛在的關稅風險。 這些措施顯示出輝瑞在營運效率方面的努力,並已在第一季財報中初見成效,成本銷貨比有所改善,銷售、資訊和行政費用以及研發費用均有所下降。 儘管營收下滑,但調整後每股純益達0.92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0.66美元,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成本控制的韌性。

新的賽道:尋找下一個增長極

除了削減開支,輝瑞也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公司表示將重新投入5億美元資金於研發領域,尋求下一個成長動能。 然而,尋找新的「爆款」產品並非易事。近期,輝瑞在備受矚目的減肥藥研發方面遭遇挫折,原本寄予厚望的口服藥物研發計劃失敗,未能順利進入由禮來和諾和諾德主導的高成長市場。 這次失利無疑增加了外界對於輝瑞能否找到新成長引擎的壓力。 分析人士預期,輝瑞可能會加速收購小型生技公司,以彌補在肥胖市場布局的落後。 這場尋找新賽道的競賽,考驗著輝瑞的戰略眼光與執行能力。

市場的反應與未來的挑戰

輝瑞股價今年以來已下跌超過13%,較疫情高峰期回落逾六成。 這反映出市場對於其營收前景的擔憂,以及在尋找新增長點方面面臨的挑戰。 儘管輝瑞維持了全年營收指引,但管理層也坦言,這份指引目前尚未計入未來關稅和貿易政策變化帶來的潛在影響。 美國政府可能對進口藥品加徵新關稅的政策,無疑為輝瑞的未來營運增添了不確定性。

浴火重生:輝瑞的轉型之路

輝瑞目前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型期。面對新冠產品銷售的下滑,公司正透過大規模的成本削減來提升營運效率,並將資源重新投入到研發和潛在的併購中,以尋找新的增長來源。減肥藥研發的失利是一個警鐘,提醒著新藥開發的高風險性,但也可能促使輝瑞更加謹慎且多元地布局未來產品線。這條轉型之路充滿挑戰,但如果輝瑞能成功發掘並推出具有市場潛力的新藥物,同時有效控制成本,仍有望在後疫情時代的醫藥市場中站穩腳跟,實現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