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關稅風暴後市場趨穩

金融市場的浪潮:在高盛視角下,關稅混亂過後的寧靜

變幻莫測的金融市場,總像一片波濤洶湧的大海,充滿了未知與挑戰。 近期,全球貿易局勢的緊張,特別是關稅政策的頻繁變動,更是讓這片大海波瀾不斷。 投資者們繫緊安全帶,觀望著這場由關稅風暴引發的「市場排毒期」。 然而,在高盛集團行政總裁蘇德巍(David Solomon)看來,這場混亂過後,市場終將回歸平靜。

政策迷霧下的市場動盪

近年來,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以關稅為代表的政策工具被頻繁使用,為全球金融市場帶來了顯著的不確定性。 這種政策的不明朗,對投資和經濟增長造成了不利影響。 根據「恐慌指數」VIX的表現,標普500指數的隱含波動性已達到一年多來的最高水平,顯示出投資者對未來市場風險的擔憂加劇。 美國公債市場也未能倖免,其隱含波動性指標「MOVE指數」同樣處於高點。

市場的劇烈波動,很大程度上源於關稅政策制定過程的混亂邏輯以及隨之而來的關稅稅率調整。 白宮一度宣布的「對等關稅」概念,基於美國與其他國家的進出口差額,而非簡單的關稅稅率差異,使得政策的評估變得更加複雜。 這種不確定性使得企業難以制定長遠規劃,投資者情緒也變得極為謹慎。

關稅的層層衝擊波

關稅政策的影響並非僅止於抽象的市場波動,它對實體經濟和企業盈利產生了具體而深遠的衝擊。

生產成本的上升:對於依賴進口原材料的行業,關稅如同加稅,直接導致生產成本飆升。 高盛的分析指出,某些行業的生產成本可能因此增加5%至15%。 這使得部分企業難以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面臨停產或裁員的風險。

出口受阻與競爭加劇:美國出口企業面臨海外報復性關稅和競爭對手低價傾銷的雙重壓力。 高關稅可能足以阻礙大多數美國企業的直接出口,影響農業、電子、運輸設備等多個行業的就業。

供應鏈的重塑與稀土風險:貿易緊張局勢可能加速全球供應鏈的去全球化和區域化。 若他國限制稀土出口,依賴稀土的高科技產業,如半導體、電子產品、新能源汽車等,將面臨生產中斷的風險。

經濟增長的壓力:高盛預計,關稅戰將對美國經濟增長造成負面衝擊,甚至可能減少近2個百分點的GDP增速。 對於中國經濟而言,關稅也預計將對其經濟和勞動力市場產生負面影響,高盛已下調對中國未來兩年的經濟增長預測。

企業盈利的挑戰:關稅政策對企業盈利的影響體現在直接營收減少和全球GDP增長放緩帶來的間接影響。 儘管對於一些中國上市公司而言,對美直接營收佔比不高,但全球經濟增長的拖累效應不容忽視。

市場反應的多樣性與未來展望

面對關稅帶來的混亂,市場反應呈現出多樣性。 在關稅政策暫時緩解或明朗化時,市場情緒會出現轉變。 例如,川普政府宣布對部分進口商品實施為期90天的關稅暫停時,市場反應極為強烈,標普500指數應聲大漲,顯示出市場對政策風向變化的高度敏感。 然而,這種暫時的平靜並未消除根本的不確定性,隨後的政策變動再次引發市場波動。

儘管市場波動劇烈,但部分分析師認為,目前市場波動尚未完全失控,部分歸因於散戶投資者的「逢低買進」行為以及被動投資的盛行。 然而,市場的「排毒期」可能仍在進行中,投資者需要警惕波動性進一步加劇的風險。

高盛的蘇德巍認為,儘管政策不明朗對投資及經濟增長不利,但人們總有交易和集資的需求,只是需要調整預期。 最終,政策會更加明朗,市場也會因此平靜下來。

尋找混亂中的機遇與避風港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需要審慎評估風險,並尋找相對穩健的投資機會。 高盛的分析師們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看好消費、醫藥、政府相關類股等,這些行業相對受海外風險的負面衝擊較小。 同時,高股息策略也受到青睞,具有穩定現金流和高品牌價值的公司,如可口可樂,被視為在波動市場中提供穩定回報的選擇。

在外匯市場方面,日圓被高盛視為避險美國經濟衰退和關稅風險的首選工具。 圍繞美國增長和貿易關稅的擔憂,可能刺激對日圓這一最安全資產的需求。

結語:風雨過後的彩虹?

關稅帶來的市場混亂是一場考驗,不僅考驗著政策制定者的智慧,也考驗著投資者的耐心與策略。 高盛預計,在經歷了關稅混亂後,金融市場終將趨於平靜。 然而,實現真正的平靜,需要政策的明朗化、貿易關係的穩定以及市場信心的恢復。 在此之前,投資者仍需保持警惕,理性分析,並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調整策略,在風雨中尋找屬於自己的避風港和潛在的投資機遇。 雖然市場前景仍難言完全明朗,但正如風雨過後會出現彩虹一樣,期待在政策明朗、市場趨穩之後,金融市場能迎來更為穩健和可預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