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3月職缺遜預期 AI衝擊顯現
美國勞工部公布的3月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顯示,全美職位空缺數降至719.2萬個,不僅低於市場預期的748萬或750萬,更是自2020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這個數字較前一個月減少了28.8萬個,而2月的數據也被下修至748萬個。 這份報告提供了美國勞動市場供需狀況的寶貴見解,也是聯準會(Fed)評估經濟狀況和制定貨幣政策時密切關注的重要指標。
勞動市場降溫的警訊?
職位空缺數的下降通常被視為勞動市場放緩的跡象。 當企業對未來前景感到謹慎時,往往會減少招聘需求。 經濟學家認為,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壓抑了企業的用人意願,導致招聘意願出現放緩。 關稅持續變動可能引發供應鏈混亂和成本上升,促使企業趨於謹慎,延後擴編計畫。 政府部門的裁員數量也有所增加,進一步反映勞動市場的變化。
數據背後的細微變化
儘管職位空缺數下降,但其他數據顯示勞動市場尚未出現全面惡化。 3月份的裁員人數減少至155.8萬人,是去年6月以來的新低,這表明企業在保留現有員工方面仍持謹慎態度,不願輕易裁員。 整體招聘人數小幅增加至541.1萬人,而離職率也略有上升,達到去年7月以來的新高,這可能反映出部分員工對尋找新工作仍有一定信心。
聯準會高度關注的「每位失業者對應的職缺數」在3月下降至1.0,為2020年9月以來最低。 這個比例在2022年曾高達2:1,顯示勞動市場供需緊張,如今已明顯降溫。 聯準會主席鮑爾近期仍形容勞動市場「穩健」,但也強調必須控制通膨。
多重因素交織下的經濟前景
除了JOLTS報告,其他經濟數據也顯示出經濟動能的放緩。 美國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五個月下跌,創下2008年以來最長跌勢。 3月商品貿易逆差意外擴大,部分原因是企業為規避新一輪關稅而提前進口貨品,這促使一些分析師下修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預測。
這些數據顯示,隨著關稅帶來的通膨壓力及政策不確定性升高,勞動市場可能在未來數月面臨更多挑戰,市場對經濟放緩和潛在衰退的擔憂也在升溫。
JOLTS數據與貨幣政策的關聯
JOLTS數據是聯準會制定貨幣政策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 當職位空缺數高於預期時,可能意味著勞動市場過熱,增加通膨壓力,聯準會可能因此考慮升息。 相反,當職位空缺數低於預期時,可能表明勞動市場放緩,經濟增長減速,這可能會減輕聯準會進一步升息的壓力,甚至增加未來降息的可能性。
目前市場預期聯準會在即將召開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將維持利率不變。 不過,經濟學家預計本週五公布的4月非農就業報告可能顯示新增就業人數較3月放緩,失業率預計保持穩定。 JOLTS數據的意外下降,加上其他經濟數據的疲軟,可能會讓市場更加關注後續的就業報告,以判斷勞動市場的真實狀況以及對聯準會政策走向的影響。
勞動市場的前行之路
雖然3月JOLTS數據呈現出勞動市場降溫的跡象,但這也可能是一種健康的回歸,從過去過熱的狀態逐漸走向更平衡的供需關係。 然而,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其他經濟逆風的存在,確實為未來的勞動市場增添了變數。 企業在招聘上的謹慎態度,以及消費者信心的下滑,都值得密切關注。
未來幾個月,非農就業報告、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等數據將提供更全面的視角來評估美國經濟和勞動市場的走向。 聯準會也將根據這些數據來調整其貨幣政策,以在控制通膨和維持充分就業之間取得平衡。 儘管存在不確定性,但穩定的勞動市場依然是經濟復甦的關鍵支撐力量。 如何在多重挑戰下保持勞動市場的韌性,將是政策制定者和企業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