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將飆破天際?保爾森預測3年內衝5000美元
黃金的魅力:穿越時空的價值錨點
黃金,這個自古以來就承載著財富與安全的金屬,總能在全球經濟波動中吸引眾多目光。從遠古文明的圖騰,到現代金融市場的避險工具,黃金的地位似乎從未被真正撼動。近年來,隨著全球政治經濟局勢的變化,黃金的討論度再次飆升,而華爾街的傳奇人物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的最新預測,更是為這場黃金熱潮添上了一把火。這位因2008年成功做空美國房市而聲名大噪的「沽神」,如今卻對黃金情有獨鍾,甚至預測金價有望在三年內逼近每盎司5000美元,這究竟是基於什麼樣的判斷?黃金是否真的迎來了新的估值時代?
避險浪潮下的黃金崛起
近年來,全球經濟面臨著多重挑戰,從地緣政治的緊張到貿易摩擦的加劇,都為市場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俄烏戰爭爆發後,西方國家凍結了俄羅斯在境外的資產,這讓各國央行開始重新思考儲備資產的安全性。約翰·保爾森認為,在這種背景下,只有實物黃金才是真正安全的資產,這削弱了外界對美元的信心,促使各國央行,尤其是中國央行,持續增加黃金儲備。 這種去美元化的趨勢,被視為黃金地位提升的重要驅動力。
除了央行層面的增持,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也是支撐金價的因素之一。保爾森指出,美國發動的貿易戰引發的不明朗,讓投資者對美元的信心減弱,而黃金作為一種不受單一國家政策影響的資產,成為了理想的替代儲備。 在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投資者紛紛撤出股票、債券等風險資產,轉向黃金等避險資產,這也為金價上漲提供了動力。
央行買盤與地緣政治推手
各國央行持續買入黃金,是近期金價上漲的重要推手。 保爾森強調,央行為了降低對紙幣的依賴,將黃金作為儲備貨幣的趨勢,是驅動黃金需求的主要力量,而且他認為這個趨勢不會改變。 特別是在俄羅斯境外資產被凍結事件發生後,各國央行更加意識到持有實物黃金的重要性,這刺激了他們對黃金的需求。 數據顯示,中央銀行在2023年增加了超過1,000噸的黃金儲備,這是近幾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尤其是俄烏戰爭,對黃金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戰事爆發後,俄羅斯持有的外匯儲備遭到西方國家沒收,但其持有的實物黃金卻相對安全。 這個事件讓各國央行,特別是與美國關係可能存在潛在衝突的國家,開始質疑持有美元資產的安全性,進而增加了對黃金的配置。 保爾森認為,如果對美元的信心減弱,黃金是最佳的替代選擇。
保爾森的「淘金」足跡與樂觀預期
約翰·保爾森不僅是黃金市場的觀察者,更是積極的參與者。他長期以來一直投資黃金,並且沒有興趣分散投資於銅或其他金屬,選擇將精力集中在黃金上。 他是愛達荷州黃金和銻開發商 Perpetua Resources 的最大股東,最近還從巴里克黃金公司收購了 NovaGold 在阿拉斯加 Donlin 黃金項目 40% 的股份。 這些投資行動,顯示了他對黃金市場的長期信心。
保爾森對金價的樂觀預期並非空穴來風,他表示這個「高 4,000 美元範圍」的預測是基於他所收到的、具備充分資訊的估計,他認為這個數字是合理的。 他的預測比其他金融機構更為樂觀,例如德意志銀行預計明年金價可能達到每盎司3700美元。 保爾森的預測代表著從目前水平來看,金價有可能上漲約50%,是主要市場參與者中最樂觀的預測之一。
黃金的新估值時代?
約翰·保爾森認為,在當前的政治和經濟背景下,黃金的價值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估值區間。 隨著投資者逃離風險資產以及全球貿易戰持續擴大,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作用日益凸顯。 央行持續增持黃金的趨勢,也為金價提供了強勁支撐。 保爾森認為,上述趨勢將會持續下去,強度將取決於政治局勢的發展。
總結而言,約翰·保爾森對黃金未來走勢的看好,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核心因素:各國央行為降低對紙幣依賴而持續增持黃金、地緣政治風險導致避險需求上升、以及對美元信心減弱促使投資者轉向黃金。這些結構性因素共同作用,推動黃金進入一個新的估值時代。雖然市場上對金價的預測眾說紛紜,但保爾森作為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其對黃金的堅定信念和實際投資行動,無疑為這場黃金熱潮增添了更多想像空間。未來三年金價是否能如他所願逼近5000美元,時間將會證明一切,但毫無疑問的是,黃金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地位正變得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