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關稅風暴後 金融市場趨穩

在變幻莫測的國際財經舞台上,關稅議題始終是一齣牽動市場神經的戲碼。高盛,這家全球頂級的金融巨頭,對於這場由關稅引發的「混亂」給出了他們的預判:風雨終將過去,市場會回歸平靜。這不僅是一個簡單的預測,更是對當前全球經濟脈動的深刻洞察。

風暴中心的低語:關稅引發的漣漪

近年來,關稅措施頻繁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角,尤其是在主要經濟體之間。這些政策調整猶如投入平靜湖面的一顆顆石子,激起陣陣漣漪,甚至引發滔天巨浪。市場對關稅變動的擔憂,源於其對全球供應鏈、企業盈利乃至整體經濟增長的潛在衝擊。

高盛行政總裁蘇德巍(David Solomon)在接受彭博訪問時提到,關稅等不明朗因素若持續惡化,資本市場活動可能因此回落。這句話點出了關稅對市場情緒和實際交易的影響。企業在面對不確定性時,往往會採取更為謹慎的態度,延緩投資和併購決策,這直接導致資本市場活動的放緩。

例如,當新的關稅政策突然宣布時,股市可能應聲下跌,如報導中提到的,美國加稅引發美股盤後重挫,零售股、科技股承壓,黃金上漲。市場的恐慌情緒蔓延,投資者急於規避風險,導致資產價格波動劇烈。這種混亂不僅體現在股市,也波及債券市場,甚至引發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摩根大通就曾表示,關稅的負面影響尚未完全反映,未來幾個月金融市場可能經歷「痛苦期」。

平靜的基石:市場的韌性與適應力

儘管關稅帶來了短期內的波動和不確定性,但高盛對市場最終將平靜下來持樂觀態度。這種樂觀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基於對市場自身韌性與企業適應力的信任。

蘇德巍指出,儘管政策不確定性會對投資和經濟增長不利,企業管理層首要任務是控制成本,可能出現更多裁員,但他相信人們總需要交易、集資,只是需要調整預期,所以最終政策會更明朗,市場會平靜下來。 這句話揭示了市場運行的基本邏輯: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商業活動的需求始終存在。企業會尋找新的策略來應對關稅挑戰,例如調整供應鏈、尋找新的市場或產品替代。

市場的平靜也可能源於對政策不確定性逐漸消退的預期。一旦關稅政策的方向和影響變得更加明朗,企業和投資者就能更好地制定應對策略,市場的恐慌情緒也會隨之緩解。例如,當美國政府表示將通過降低部分關稅來減輕汽車關稅的影響時,市場就出現了緩和跡象。 即使在關稅宣布引發波動後,市場也能在技術性反彈的推動下出現回升。

此外,從歷史經驗來看,金融市場在經歷短期震盪後,往往能依靠自身的機制恢復穩定。儘管當前的貿易政策轉變可能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衝擊之一,但市場會逐漸消化這些信息,並在新的環境下尋找平衡點。

超越混亂的視角:尋找新的平衡點

高盛的預期不僅僅是市場回歸平靜,更暗示著一個新的平衡點正在形成。關稅的影響力並非單向的,它促使企業重新評估其全球佈局,也可能加速某些產業的轉型。

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全球供應鏈的重塑。企業可能會將生產基地轉移到受關稅影響較小的地區,或者增加本地採購的比例。這種供應鏈的調整雖然在短期內會帶來成本和效率的挑戰,但從長遠來看,可能形成更具韌性和多元化的全球供應鏈。

同時,關稅也可能刺激企業的創新和轉型。為了降低關稅成本,企業可能會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或者探索新的商業模式。這種轉型雖然充滿挑戰,但也可能催生出新的增長點。

從金融市場的角度來看,關稅混亂過後,投資者的關注點可能會從短期的政策波動轉向長期的基本面。那些能夠適應新環境、具有創新能力和競爭優勢的企業將更受青睞。資本市場也會在新的供需關係和風險偏好下,逐步找到新的平衡點。

警惕潛藏的風險

雖然高盛預計市場最終會平靜下來,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風險。蘇德巍也警告,政策不明朗對投資及經濟增長不利,企業管理層現時首要是控制成本,可能出現更多裁員。 這提醒我們,關稅的負面影響仍然存在,並可能對經濟和就業產生持續的壓力。

此外,市場表面上的平靜之下仍可能潛藏重大風險。 關稅戰的走向仍然存在不確定性,政策的突然變化隨時可能再次引發市場波動。投資者仍需保持警惕,仔細評估風險,並採取適當的風險管理策略。

結語:在不確定中尋求確定

高盛對關稅混亂後金融市場將平靜下來的預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在不確定中尋求確定性的視角。關稅的影響是複雜而深遠的,它既帶來了挑戰,也催生了變革。市場的平靜並非簡單的回到原點,而是在經歷波動後,找到一個新的平衡狀態。

對於企業而言,這意味著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適應力和競爭力,在變化的環境中尋找新的機遇。對於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需要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隨市場情緒,而是深入研究基本面,尋找具有長期價值的投資標的。

正如蘇德巍所言,人們總需要交易、集資,只是要調整預期。在關稅引發的混亂過後,市場的本質和需求並不會改變。唯一需要改變的,是我們應對挑戰的策略和在新的環境下對市場的理解。風雨終將過去,但留下的風景將是全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