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考察上海 促科技創新
近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往上海進行考察,此次行程重點聚焦於科技創新,特別是人工智能(AI)產業的發展。 習近平在考察中強調,上海肩負著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歷史使命,必須抓住機遇,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導向,不斷提升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能力,進而加速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時代的召喚:上海科技創新的新使命
當前,全球正處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之中,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國家將科技創新的重任賦予上海,不僅是對這座城市發展潛力的肯定,更是希望上海能夠在關鍵領域實現突破,為國家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習近平指出,人工智能技術正迎來爆發式增長,上海應總結經驗,加大探索力度,力爭在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方面走在前列,發揮示範作用。
模速空間:孵化創新,點燃未來
習近平此次考察的重要一站,是位於徐匯區的上海「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 這裡是一個專注於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孵化和加速平台,已經匯聚了超過100家企業。 在這裡,習近平通過視頻短片了解了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現狀,親自察看了重點孵化企業的大模型產品展示,並聽取了相關技術研發和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的介紹。
「模速空間」的設立,正是上海積極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體系的體現。 這裡不僅提供物理空間,更匯聚了計算能力調度、開放數據、評估服務等五大功能平台,以及計算補貼、融資網絡、開放數據平台等18項支持政策,為入駐企業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旨在打造一個有利於合作的理想環境。 習近平對上海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的成效給予了肯定,並強調要總結這些成功經驗。
年輕的力量:創新的活力之源
在「模速空間」的考察過程中,習近平還參加了一場以「下一代智能體的自主進化」為主題的沙龍,與在場的青年創新人才進行了深入交流。 習近平強調,人工智能是一項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 他鼓勵年輕一代將個人奮鬥與國家前途命運緊密聯繫起來,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舞台上展現才華,貢獻力量。 這種對於年輕人才的重視和鼓勵,體現了國家對於未來科技發展的信心和期望。
在人工智能產品體驗店裡,習近平饒有興致地了解智能眼鏡、智能兒童玩具等創新產品的功能和市場趨勢,甚至親身體驗了智能眼鏡。 他表示,中國擁有豐富的數據資源、完備的產業體系和巨大的市場空間,發展人工智能前景廣闊,應加強政策支持和人才培養,開發更多安全可靠的優質產品。
聚焦重點產業:構築創新優勢
上海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發力,不僅體現在人工智能,更涵蓋了多個重點產業。 上海近年來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了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為先導產業,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為重點產業的「3+6」新型產業體系。 2023年,上海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3.9%,三大先導產業規模達1.6萬億元。
上海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聚焦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這包括了推動重點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例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海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最高的城市。 同時,上海也積極推動「工業上樓」、「工賦鏈主」等新模式,運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改造傳統製造業。
制度保障: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
上海的科技創新成就,離不開良好的創新生態環境和不斷深化的體制機制改革。 上海被形容為具有「熱帶雨林」般的創新生態,水草豐茂,繁花似錦。 近年來,上海推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包括建設「基礎研究先行區」、培育「耐心資本」、扶持新型研發機構、開放共享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形成了一套全鏈條式的科創政策供給體系。
上海重視基礎研究的發展,支持科學家「寧打一口井、不挖十個坑」,並通過制度創新鼓勵科學家敢於探索未知。 此外,「揭榜掛帥」等機制也激發了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創新活力。 這些改革措施為上海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也為全國其他地區提供了借鑒經驗。
展望未來:邁向全球影響力
習近平此次考察上海,再次強調了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高地的決心和重要性。 上海正持續鞏固提升工業經濟比重,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和高成長企業,加速打造世界級高端產業集群。 同時,上海也致力於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服務能級,並通過強化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策源功能,推動「五個中心」建設的整體效應和輻射作用。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上海的科技創新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習近平的指示為上海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激勵著這座城市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為實現更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上海定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在世界科技舞台上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