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倒跌159點 內銀挫友邦飆6%

潮起潮落:透視港股一日波動的背後

驚濤駭浪中的一抹綠意

香港股市,這個亞洲金融舞台上的重要角色,總是充滿著戲劇性的變化。有時候風平浪靜,有時候卻是波濤洶湧。就在最近的一個交易日,港股市場就經歷了一場不小的震盪。恒生指數盤中一度出現了約159點的倒跌,讓人不禁捏了一把冷汗。然而,在這片「綠油油」的跌勢中,卻有一抹鮮亮的「紅」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友邦保險(01299),股價逆勢上揚,飆升近6%,成為當日市場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種冰火兩重天的景象,究竟是哪些力量在暗中角力?內銀股為何集體「捱沽」?而友邦保險又為何能夠一枝獨秀?這一切都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內銀股的「不能承受之輕」

當日港股市場的疲弱,內銀股的集體下跌可謂是「功不可沒」。建設銀行(00939)下跌4.5%,工商銀行(01398)下跌4.7%,中國銀行(03988)下跌3%,招商銀行(03968)更是急跌5.4%。這些大型內銀股的下挫,對恒生指數構成了顯著的壓力。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看似穩健的銀行股遭遇「滑鐵盧」呢?

首先,重磅內銀股首季業績遜於市場預期是直接導火線之一。例如,華夏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郵儲銀行等銀行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淨利潤均出現同比下降。雖然個別銀行如交行在撥備前利潤方面有所增長,但整體而言,盈利能力的下滑確實給市場帶來了擔憂。

其次,內地經濟環境的變化,特別是市場對降息降準的預期升溫,對銀行業的淨息差構成壓力。淨息差是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它反映了銀行存放款之間的利潤空間。如果市場利率下調,銀行的淨息差可能收窄,進而影響盈利。雖然適時降準降息的政策目標是保持流動性充裕、支持實體經濟,但對於依賴利息收入的銀行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挑戰。

此外,內房債務風險和地方債問題的持續發酵,也讓市場擔憂內銀資產質量。雖然內銀一直在增加撥備以應對潛在的不良資產風險,但市場仍對這些潛在的「暗礁」感到不安。瑞銀曾預警,內房問題可能導致內銀在未來數年損失人民幣2萬億元。

最後,公募基金對銀行股的低配情況,也反映了機構投資者對該板塊的謹慎態度。截至2025年4月28日,公募基金超配電子、食品飲料等行業,而對銀行等行業則呈現低配,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內銀股面臨的市場情緒壓力。

友邦保險的「獨舞」秘訣

與內銀股的頹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友邦保險(01299)在同一交易日股價飆升近6%,成為藍籌股中的亮點。友邦保險首季新業務價值增長13%的良好業績,是推動其股價上漲的重要因素。新業務價值是衡量保險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其增長顯示了公司業務的健康發展。

友邦保險首季業績顯示,按固定匯率計算,新業務價值增長13%至14.97億美元,年化新保費增長7%至26.17億美元,新業務價值利潤率增加3.0個百分點至57.5%。儘管內地業務面臨一些挑戰,但泰國、新加坡和香港等地區的強勁表現,以及代理渠道新業務價值按年增長21%,都為友邦的整體業績提供了支撐。

除了自身業績亮眼,友邦保險還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利好影響。瑞銀曾指出,友邦股價上漲可能與同業保誠(02378)考慮分拆印度資產管理業務上市有關,這引發了市場對友邦是否也會採取類似行動以釋放價值的憧憬。 此外,近期美國利率下降趨勢和中國股市反彈,也有助於提升友邦保險的投資回報及淨資產價值。

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友邦保險在中國市場的持續擴張也為其帶來增長潛力。友邦最近獲准在安徽和山東兩個新省份擴展業務,這兩個省份貢獻了中國超過11%的國內生產總值,為友邦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港股波動的普遍現象

一日之內的股市波動,尤其像這次恒指先升後跌,內銀股和友邦保險表現迥異的情況,其實也反映了港股市場本身的一些特性。港股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市場,容易受到全球經濟環境、資金流向、市場情緒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導致其波動性較大。

業績期是港股市場波動的一個重要時間窗口。公司業績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投資者對其未來預期,從而引發股價的波動。 在近期內銀股業績遜於預期的情況下,市場反應尤為強烈。

此外,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包括貿易摩擦、地緣政治風險等,都會加劇市場的不安情緒,導致波動放大。 而市場資金的流向變化,特別是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配置調整,也會對港股產生影響。

儘管短期內港股市場存在波動,但也有分析認為,前期導致港股下行的利空因素已有所好轉,例如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以及中國經濟刺激措施的逐步落地。 這意味著市場可能正在經歷築底反彈的過程,長遠來看,港股仍有上行潛力。

結語:在波動中尋找機遇

港股市場的一日波動,是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內銀股因業績壓力、淨息差收窄擔憂以及內房風險等因素而承壓,而友邦保險則憑藉亮眼的首季業績和市場對其未來增長潛力的憧憬而逆勢上漲。

對於投資者而言,理解這些波動背後的原因至關重要。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中,深入分析個別公司的基本面、行業前景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才能更清晰地識別風險和機遇。內銀股的低迷可能提供了長期收息的機會,但需要審慎評估其面臨的挑戰。 友邦保險的強勢表現則展現了其業務韌性和增長潛力,但股價的快速上漲也需要警惕短期回調的風險。

市場的潮起潮落是常態,關鍵在於如何在波動中保持理性,不被短期的市場情緒所左右,而是基於深入的分析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正如諺語所說,「風浪越大,魚越貴」,對於有準備的投資者而言,波動的市場或許正是尋找價值和抓住機會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