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盼法營造公平經商環境

國際商場如同一片廣闊的海洋,波濤萬頃,既有合作共榮的順風,也難免遭遇摩擦與挑戰的逆流。當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企業在這片海域航行時,最渴望的無非是能在一套公平透明、一視同仁的規則下展開競爭。近期,中國方面表達了對法國的期盼,希望能為在法中資企業提供一個「非歧視」的營商環境,這不僅是一個單純的商業訴求,更是中法乃至中歐經濟關係中,值得深入探討的一頁篇章。

互信基石,能否穩固?

中法兩國作為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的重要經濟體,經貿往來歷史悠久且日趨緊密。從高鐵技術合作到農產品進出口,從奢侈品消費到綠色能源投資,兩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隨著互動的加深,複雜性也隨之而來。當一方感受到市場准入的門檻悄然升高,或是參與公平競爭的機會受到不應有的限制時,原本建立在互利基礎上的互信便可能受到侵蝕。中方此番對法國提出的期盼,正是源於這種潛在的、關於「公平」感受的落差。這背後反映的是,儘管雙方高層交流頻繁,合作意願強烈,但在具體的執行層面,企業仍然可能面臨一些未被充分理解或協調一致的障礙。這種期盼,其實是在呼籲雙方回歸到建立健康、可持續經貿關係的最基本原則:相互尊重與非歧視待遇。

「非歧視營商環境」的應有之義

究竟什麼是「非歧視營商環境」?這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它包含了多個層面的具體實踐。對於在法經營的中資企業而言,這意味著在申請設立、獲取許可證、參與政府招標、進行併購投資、甚至是在日常運營及退出市場時,都能與法國本土企業或來自其他國家的企業享有同等的權利和待遇。具體來說:

首先,是市場准入的公平性。無論是投資新規還是行業規範,都應以產業發展和消費者權益為導向,而非針對特定國家的企業設置隱性壁壘。中資企業應能憑藉自身實力和創新能力,而非其國籍,決定其能否進入並成功運營。

其次,是監管執法的透明與一致。任何針對企業的監管審查、反壟斷調查或數據安全要求,都應基於客觀事實和明確法律,並對所有企業一視同仁,避免選擇性執法或過度干預,讓企業在可預期的框架下運作。

再者,是公共採購與國家支持的普惠性。政府的大型採購項目、研發補貼或是產業支持政策,應對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開放,無論其股權結構或註冊地在哪裡,只要其在法國進行了實質性運營和貢獻。

最後,也是關鍵的一點,是在面對國家安全審查時的嚴謹與比例原則。雖然國家安全是主權國家維護自身利益的必然考量,但相關審查應清晰界定範圍、流程公開透明,並確保其嚴格限於國家安全範疇,避免被泛化或濫用於限制正常商業競爭。

中方提出的期盼,正是在這些具體層面,希望法方能做得更多,確保中資企業不會因為其「中國」身份而受到不公正的對待。

體諒彼方,共尋平衡

然而,理解中方的訴求,也需要同時體諒法方乃至整個歐盟在當前全球經濟地緣政治背景下所面臨的複雜性。近年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供應鏈韌性成為各國關注焦點。同時,針對特定技術領域(如5G、人工智能)的國家安全擔憂亦日益增加。歐盟出台的一系列外國投資審查機制、新的貿易防禦工具以及對數字主權的強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在開放與安全、競爭與合作之間尋求平衡的努力。

對於法國而言,如何在歡迎外資、保持開放市場姿態的同時,維護本國的產業利益、技術安全及戰略自主,確實是一個艱鉅的課題。當個別中資企業在法國的行為引發了關於數據安全、關鍵基礎設施控制或不公平競爭的疑慮時,法方採取審慎措施也無可厚非。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些措施是否真正做到了「非歧視」,是否基於充分的證據和透明的程序,而不是帶有預設立場的排斥。中方此番表態,正是在提醒法方注意區分正常商業行為與潛在風險,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傷害到絕大多數守法合規經營的中資企業。

這是一個考驗雙方智慧的過程。法國需要更清晰地闡述其政策意圖和執行標準,增加透明度;而中資企業也需要更積極地融入法國當地社會,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展現其作為良好企業公民的形象。

攜手向前,共繪未來藍圖

國際貿易和投資的健康發展,仰賴於一個穩定、可預期和公平的環境。中方冀望法方提供非歧視營商環境,不僅是為了解決當前可能存在的問題,更是為了中法兩國經濟關係的長遠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一個對所有參與者都公平的市場,才能真正激發創新活力,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最終惠及兩國的企業與民眾。

當前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中法兩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轉型、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等領域擁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如果能有效消除營商環境中的歧視性壁壘,讓企業能夠在一個公平的起點上展開合作與競爭,那麼這些潛在的合作機遇將能更好地釋放。這不僅是雙邊關係的利好,對於處於變革中的全球經濟而言,亦是一個重要的穩定因素。

未來,中法雙方需要保持坦誠溝通,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建設性對話,尋找解決方案。例如,可以通過完善現有對話機制、建立企業投訴處理平台、增強法律諮詢服務等方式,來增進相互理解,化解潛在摩擦。唯有以開放的心態、包容的精神和實際的行動,才能確保國際商場這片海洋風平浪靜,讓來自不同國度的航船都能共享繁榮的陽光。中國的期盼,是構築更公平、更開放世界經濟的共同願望的一部分,值得法方及國際社會認真回應與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