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小販主任涉面試舞弊 串謀失當罪成
冰山一角:公職招聘的陰影
公務員招聘,本應是擇優而任、公平公正的陽光大道。然而,近日一宗涉及食環署小販管理主任的串謀行為失當案,卻揭示了這條道路上可能潛藏的冰山一角。七名時任小販管理主任,被控在助理小販管理主任的招聘過程中,透過人為操縱面試分數,圖利特定應徵者,最終被區域法院裁定罪名成立。這不僅是對涉案人員的法律制裁,更是對公務員體系誠信的一次沉重警示。
暗箱操作:分數上的「人情分」
這宗案件的核心,在於涉案人員如何聯手,以不正當手段影響招聘結果。控罪指出,他們在2019年7月至8月期間,串謀傳閱即將面試的應徵者時間表,以便對特定對象給予「優待」。這種優待並非基於應徵者的實際表現,而是透過上調面試分數來達成。根據案情,一名已認罪並轉為控方證人的前小販管理主任透露,這種「人情分」的操作早已在部門內有所聽聞,目的就是「秤先啲」,即給予某些應徵者額外的分數,甚至能讓「肥佬都變合格」。 這種行為嚴重違背了公務員聘任的原則,讓真正有能力的應徵者可能因此失去機會。
結黨營私:名單上的「自己人」
為了確保能「優待」特定應徵者,涉案人員甚至製作了所謂的「自己人」名單。 這份名單在他們之間傳閱,成為了暗箱操作的依據。這種有組織、有預謀的行為,顯示出涉案人員並非單純的個人行為失當,而是存在著某種程度的串謀。製作名單的過程,更是將這種不公平、不公開的招聘行為具體化,讓「人情」凌駕於制度之上。這種結黨營私的行為,不僅損害了招聘的公平性,更侵蝕了公務員體系的公信力。
控方證人:揭開黑幕的一角
這宗案件之所以能被揭發並最終定罪,關鍵在於其中一名被告選擇認罪並轉為控方證人。 他的證供,詳細描述了案件的來龍去脈,包括如何按指示製作「自己人」名單,以及這種「人情分」操作在部門內的傳聞。 他的合作,猶如在黑暗中撕開了一道裂縫,讓陽光得以照進這個原本不為人知的角落,揭露了潛藏在公務員招聘過程中的不當行為。
公職誠信:不容踐踏的底線
公職人員的行為失當,不僅僅是個人的道德問題,更是對公共服務體系的一次傷害。公務員掌握著公共資源和權力,其一舉一動都關乎市民的利益和對政府的信任。招聘過程作為公務員隊伍的入口,其公平性和公正性是至關重要的底線。涉案小販管理主任的行為,恰恰踐踏了這條底線,利用職權為特定人士謀取不當利益,嚴重損害了公職人員的形象和公信力。
餘波盪漾:制度檢討與警示
這宗案件的裁決,不僅是對涉案人員的懲罰,更應引發對現行公務員招聘制度的深入檢討。如何堵塞漏洞,防止類似的暗箱操作再次發生?如何加強監管,確保招聘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公開、透明、公平?這都是擺在相關部門面前的重要課題。同時,這宗案件也為所有公職人員敲響了警鐘:公職誠信不容踐踏,任何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維護公務員體系的廉潔和高效,需要每一個公職人員的自律,更需要完善的制度和有力的監管。這宗案件,或許只是揭示了冰山一角,但其引發的漣漪,應促使我們更深入地思考如何築牢公職誠信的防線,確保公務員招聘真正成為選賢任能的陽光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