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驗窗逾2.6萬違規 4成拖11年未處理

強制驗窗計劃本是一項立意良善的德政,旨在保障大眾安全,預防窗戶因日久失修而引發的意外。然而,審計署最新揭示的數據,卻如同一盆冷水,讓我們看到這項計劃在執行層面面臨的巨大挑戰。逾2.6萬份未獲遵從的通知,其中四成逾期長達3至11.6年,這不僅僅是一串冰冷的數字,背後隱藏的是潛在的危險,是公共安全的隱憂。這份沉甸甸的報告,值得我們深入剖析與反思。

窗邊危機:被遺忘的通知書

想像一下,一扇扇老舊的窗戶,可能因為金屬疲勞、零件老化而變得不穩。在風雨飄搖的日子,這些窗戶隨時可能成為危險的「空中飛人」。強制驗窗計劃的初衷,就是希望透過定期的檢查與維修,將這些潛在的風險一一排除。屋宇署自2012年推行此計劃,至今已超過十年,理論上,城市的窗戶應該越來越安全。然而,審計報告卻告訴我們,現實與理想存在著不小的距離。

截至去年底,超過26,000份發出的驗窗通知,竟然未能獲得業主的配合,未能完成所需的驗窗程序。更令人擔憂的是,在這堆積如山的未遵從個案中,有高達四成的通知,已經逾期了至少三年,最長的甚至接近十二年!這意味著,有大量的潛在危險窗戶,在長時間內未得到應有的關注和處理,猶如一顆顆不定時炸彈,懸在公眾頭上。

執行困境:為何通知成了「廢紙」?

為何會出現如此大量的通知逾期未處理?審計報告的發現,為我們揭示了背後的重重困境。

首先,樓宇公用部分的窗戶,未獲遵從的比率遠高於個別單位。這反映了業主立案法團在統籌維修事宜上可能面臨的挑戰,例如收集業主意見、籌集資金等。公用部分涉及的業權較多,協調難度自然增加。

其次,屋宇署在發出警告信和定額罰款通知書方面存在延誤。報告指出,即使法定通知已到期,仍有大量個案未發出警告信,而已發出的警告信中,有近九成未能達到署方內部訂明的目標時間。更甚者,有逾1.8萬份個案未向業主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其中大部分已逾期一年。即使發出了罰款通知,也有部分罰款未繳交,且未被轉介法庭追討。這種執法上的滯後,無疑削弱了強制驗窗計劃的阻嚇力,讓部分業主心存僥倖,選擇拖延或無視通知。

再者,檢控程序效率低下。屋宇署雖然成立了快速檢控小組,但在應轉介檢控的個案中,仍有高達84%未被轉介。即使已定罪的個案,持續違規也未獲第二次轉介,有個案在定罪後超過四年仍無後續行動。冗長的檢控流程,讓法律的牙齒難以咬合,無法及時有效地懲處違規行為。

此外,樓宇揀選機制存在漏洞。報告發現,在過去幾年發生的多宗墮窗事故中,有超過六成的樓宇並未曾被納入驗窗名單。這表明現有的風險評估和揀選機制可能未能充分涵蓋所有潛在的高風險樓宇,導致部分危險窗戶成為漏網之魚。

最後,外判顧問公司的表現欠佳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部分顧問公司存在延誤、人手不足以及未能及時更新記錄等情況,影響了計劃的順利執行。

潛在風險:看不見的公共安全威脅

大量未獲遵從的驗窗通知,直接引發了對公共安全的擔憂。審計報告提到,在2017年至2024年間發生的多宗墮窗事故中,有部分事故發生前,相關樓宇已經收到了強制驗窗通知,但事發時仍未遵辦。這血淋淋的事實,再次提醒我們驗窗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每一次窗戶墮下,都可能對途人造成嚴重傷害甚至死亡,對社會帶來沉重的代價。

亡羊補牢:如何填補執法漏洞?

面對審計報告揭示的問題,屋宇署亟需痛定思痛,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改善強制驗窗計劃的執行效率。

加強宣傳與教育是提升業主遵從意識的第一步。許多業主可能對驗窗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或者不清楚相關的法規和程序。透過多渠道、深入淺出的宣傳,讓業主明白驗窗不僅是法律責任,更是保障自身和他人安全的必要舉措。同時,應清晰告知業主如何尋求合資格人士進行驗窗,以及政府提供的相關資助計劃,減輕業主的經濟負擔。

簡化及加快執法流程是提升效率的關鍵。屋宇署應檢討並優化內部流程,加快發出警告信、定額罰款通知書以及轉介檢控的速度。對於屢勸不改的業主,必須嚴格按照法規採取強制措施,甚至代為安排驗窗及維修工程,然後向業主追討費用及附加費,以示決心和約束力。對於已成立的快速檢控小組,應確保其真正發揮「快速」的作用,及時處理需檢控的個案。

優化樓宇揀選機制至關重要。屋宇署應深入分析墮窗事故的數據,檢討現有的揀選準則,確保能夠更有效地識別和納入高風險樓宇。除了樓齡,應考慮更多元的因素,例如樓宇的維修記錄、所處環境等,以提高揀選的精準度。

加強對外判顧問公司的監管也是確保計劃順利實施的重要環節。屋宇署應建立更嚴格的監管機制和績效評估體系,確保外判公司按照合約要求及時、高質地完成工作,避免因外判問題導致流程延誤。

增撥資源與人手是改善執行效率的根本保障。正如西貢區議員及屋宇署選取目標樓宇諮詢委員會非官方委員張展鵬所建議,需要增撥資源,讓屋宇署有足夠的人力去積極監察和跟進個案,避免積壓。同時,也需要考慮如何協助解決驗窗行業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確保市場有足夠的合資格專業人員來應付驗窗需求。

邁向安全:共同的責任與期盼

強制驗窗計劃的有效執行,不僅僅是屋宇署的責任,也是每一位業主、每一位市民的共同責任。業主應積極配合,及時進行驗窗和維修;市民應提高警覺,如發現窗戶有潛在危險,應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

審計報告的發布,敲響了警鐘。逾2.6萬份未遵從的通知,提醒我們前路漫漫。只有正視問題,從體制、執行到業主意識等多個層面進行全面改革和提升,才能真正讓強制驗窗計劃發揮實效,保障我們的城市安全,讓每一扇窗戶都成為安心的風景線,而不是潛在的危險源。這是一場關乎你我他生命安全的戰役,需要政府與市民攜手並肩,才能最終贏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