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喊話:DOGE該審視聯儲局成本

億萬富豪的成本探測器:馬斯克對聯儲局開砲

當我們談論像美國聯邦儲備局(聯儲局)這樣龐大的機構時,數字往往令人望而生畏。它們掌管著全球最重要的貨幣之一,其決策牽動著億萬人的錢包。然而,即使是這樣一個莊嚴的機構,也可能面臨外界的質疑,特別是當億萬富豪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將其效率「探測器」瞄準它時。近期,馬斯克對聯儲局的成本表達了關注,特別是其總部翻新工程的高昂花費,引發了廣泛討論。

納稅人的錢,花在哪兒?

馬斯克提出這個問題的起因,是聯儲局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總部翻新工程。這項為期多年的工程,其成本據報截至2022年已膨脹至25億美元。 馬斯克認為,既然這筆龐大開支最終來自納稅人的錢,大家「絕對應該」仔細看看聯儲局是否真的在室內設計師身上花費了25億美元。 他對這個數字感到瞠目,尤其考慮到工程啟動時正值通脹開始飆升,聯儲局將成本上漲歸咎於建築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增加的說法。

馬斯克的質疑,不僅僅是針對一棟建築的翻新費用,更隱含著對政府開支效率和透明度的關切。他考慮派遣他的「政府效率」團隊(DOGE)去聯儲局進行考察。 這個被稱為「政府效率部」的團隊,其存在和馬斯克本人的參與,在美國政治中也引發了討論。 馬斯克曾表示,「DOGE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一直在培養轉變者」,並將其團隊的財政方法與柯林頓政府時期進行了比較。 儘管如此,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門的工作時間可能將減少。

從總部翻新到貨幣政策:聯儲局面臨的挑戰

聯儲局的運作和決策一直處於鎂光燈下。除了馬斯克對其成本的質疑,聯儲局還面臨著其他方面的挑戰和審視。

通脹與貨幣貶值

馬斯克本人也曾批評聯儲局的貨幣政策。 他曾轉發「終結美聯儲」的呼籲,強調聯儲局印鈔導致貨幣貶值,並引用數據指出自1913年聯儲局成立以來,美元的購買力下降了97%。 雖然聯儲局的目標是維持物價穩定和充分就業,但通脹問題在近年來成為一個突出挑戰,這推高了許多美國人的生活成本,並影響了政治格局。

經濟學家也對聯儲局在2001年至2023年期間的公眾信任度進行了研究,發現公眾對聯儲局的信任度與白宮由哪個政黨控制有顯著相關性。 這有些反常,因為理論上聯儲局的日常決策是獨立於政治部門的。

政策獨立性與政治壓力

儘管聯儲局強調其獨立性,但其決策難免受到政治環境的影響。 比如,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威脅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徵收關稅,這可能對美國經濟和通脹產生潛在影響。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國會聽證會上可能會被問及關稅問題,這將考驗他如何在政治壓力下保持政策的獨立性。

此外,聯儲局在銀行監管、銀行壓力測試以及「去銀行化」等問題上也可能面臨來自國會的質詢。 民主黨人可能會就多元化、公平性和包容性(DEI)問題向聯儲局施壓,同時也可能敦促鮑威爾捍衛聯儲局獨立於行政部門的立場。

成本、效率與信任的平衡

馬斯克對聯儲局成本的關注,以及其考慮派遣效率團隊進行考察的提議,雖然帶有其一貫的風格,但也觸及了重要議題:政府機構的開支透明度和效率。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公眾對於公共機構如何運用納稅人的錢有更高的期待。

聯儲局作為一個負責維持金融穩定和制定貨幣政策的關鍵機構,其運作的效率和公眾信任度至關重要。 高昂的翻新費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損害這種信任,尤其是在經濟不確定時期。

當然,評估一個大型機構的成本效率需要全面深入的分析,不能僅僅憑藉個別項目的花費來下結論。 然而,馬斯克的質疑,至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從不同角度審視聯儲局的契機。

前方的道路:透明與問責

面對公眾的審視和質疑,聯儲局需要以更高的透明度來回應。 對於總部翻新這樣的重大項目,清晰地解釋成本構成、超支原因以及採取的措施,對於重建和維護公眾信任至關重要。

同時,馬斯克提出的派遣效率團隊進行考察,儘管具體形式和實施效果有待觀察,但也提示了引入外部視角進行評估的可能性。 無論是內部審計還是外部評估,定期對大型公共機構的運作效率進行考察,並將結果公開,有利於提升其運作水平,並向公眾展現其對納稅人負責的態度。

聯儲局的未來,不僅取決於其能否有效應對通脹、維持金融穩定等宏觀經濟挑戰,也取決於其能否在成本控制、運作效率和公眾信任方面取得平衡。 馬斯克的一句「絕對應考察一下聯儲局成本」,或許只是一個引子,但它提醒我們,即使是最重要的機構,也需要面對來自社會各界的審視和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