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酒店神秘虧空案
那間座落於中環海濱、享有維多利亞港無敵海景的國際金融中心(IFC),向來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標之一。 然而,近日發生的一宗「莫名其妙的四季酒店虧空案」,不僅讓這家蜚聲國際的高級酒店蒙塵,更從中揭示出令人深思的企業內部管治問題。 這宗案件如同一面照妖鏡,映照出光鮮亮麗外表下可能隱藏的漏洞與危機,值得所有企業引以為鑑。
這宗案件的關鍵人物是四季酒店前會計職員陳耀才。 據報導,他在2017年至2021年長達四年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偽造支票簽名、竄改會計系統紀錄,共開出112張支票,將高達2643萬元的公款轉入自己的個人銀行戶口。 直到2021年9月,一名同事發現一張49萬元的支票存入陳的個人戶口,事件才東窗事發。 陳耀才利用這些不義之財購買名牌手袋、名表、將軍澳的物業及保時捷跑車,過著奢華的生活。
這宗案件最令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一個普通的會計職員,竟然能在四年內神不知鬼不覺地虧空如此巨額公款,而且是在一家以嚴謹著稱的國際級酒店。 這不僅是員工個人道德淪喪的問題,更嚴重暴露了四季酒店內部財務系統存在的多重漏洞。
企業管治的脆弱防線
從企業管治學的角度來看,這宗案件是教科書級的反面教材。 一間企業的內部管治,是保護資產、確保財務透明運作的基石。 它主要包含部門職責分離、定期審計及嚴格的財務監管等重要環節。 然而,四季酒店在這幾個方面似乎都出現了顯著的缺失。
首先,部門職責分離的不足是案件發生的一大主因。 陳耀才作為一名會計職員,竟然能夠同時處理開支票和修改會計紀錄這兩個本應由不同人員負責的環節,且沒有任何第三者進行監察和把關。 一個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應該確保任何單一員工都無法獨自完成整個財務流程的所有關鍵步驟,以形成互相牽制和核對的機制。 四季酒店顯然沒有充分重視這一點。
其次,涉案的112張偽造支票在四年內未被發現,甚至允許將公司支票存入個人戶口,這顯示了銀行對賬與會計紀錄的核對工作存在嚴重缺失。 照理說,公司會計人員應定期將銀行結單與內部會計紀錄進行核對,以確保所有交易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若能及時發現公司支票流入個人戶口這種異常情況,相信案件不至於持續如此長時間。 這不禁讓人質疑,四季酒店的in-house公司會計,以及負責年度核數的外部核數師,在日常工作中到底是如何進行把關的?
再者,雖然報導提到被告需要透過酒店電子系統發出公司支票,再交由兩個部門主管簽署,但被告卻能進行冒簽和修改系統紀錄。 這說明即使設定了簽署流程,如果缺乏有效的監控和核實機制,也形同虛設。 此外,長時間的持續犯案,且涉及金額如此巨大,反映出酒店內部缺乏有效的預警機制和異常交易監控系統。
「逃出中環」的警示
作者區景連將這宗案件放在「逃出中環」的專欄中探討,這本身就頗具深意。 中環作為香港的金融中心,匯聚了大量高端企業和專業人士,給人一種光鮮、嚴謹的印象。 然而,這宗發生在中環頂級酒店的虧空案,恰恰提醒我們,即使是在看似最安全、最專業的環境中,也可能存在意想不到的風險和漏洞。
這宗案件帶來的警示是多層面的。 對於企業而言,這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提醒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 光有規章制度是不夠的,關鍵在於如何有效執行和監控。 定期進行全面的內部審計,加強財務人員的培核查,建立嚴密的職責分離機制,並引入自動化的監控系統,都是防範類似事件發生的重要措施。
對於普通員工而言,這宗案件也提供了一個反思的機會。 貪婪往往是導致犯罪的根源。 陳耀才的行為,最終導致他身陷囹圄,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雖然報導提及他曾辯稱父親急需醫藥費,但其後的調查發現他將大部分款項用於奢侈品和物業,這無疑揭示了其內心的貪婪作祟。
對於監管機構和社會而言,這宗案件也引發了對企業審計和監管有效性的討論。 外部核數師的角色不僅僅是簽署年報,更應對企業的內部控制系統進行評估,並及時發現潛在的問題。 如何加強對核數師的監管,確保其獨立性和專業性,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
令人回味的反思
這宗「莫名其妙的四季酒店虧空案」,最終以陳耀才被判入獄六年半告一段落。 然而,案件留下的思考卻遠未結束。 它如同一則寓言,提醒我們,無論企業規模大小、行業地位如何,內部控制的弦都不能鬆懈。
在這個看似瞬息萬變的時代,許多人渴望「逃出中環」,追尋所謂的自由和財富。 但這宗案件卻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地,基本的職業道德和法律底線都不應被遺忘。 任何僥倖心理和貪婪慾望,最終都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
或許,這宗案件最令人回味的地方在於,它打破了人們對於光鮮表象的迷思。 即使是頂級酒店,也可能存在管理上的盲點;即使是看似專業的會計人員,也可能被貪婪侵蝕。 真正的安全感和穩健發展,並非來自外部的光環,而是源於紮實的內部管理和對風險的敬畏。
這宗四季酒店虧空案,不僅僅是一宗刑事案件,更是一場關於企業管治、人性貪婪和社會責任的公開課。 它提醒我們,在追逐成功的同時,切莫忘記那些看似「莫名其妙」,實則至關重要的細節。 因為,魔鬼往往就藏在那些不被注意的細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