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革命|未來已來 你準備好了嗎?

西半山舊樓收購戰敗走分析報告

近年來,香港地產市場的舊樓收購備受關注,特別是在西半山等傳統豪宅區。然而,隨著地價回落和市場環境變化,一些財團選擇放棄併購舊樓,導致部分早期投入收購的項目身價大幅縮水,甚至出現虧損。本文將深入分析內房在西半山舊樓收購戰中敗走的案例,探討其背後的原因和影響。

收購戰的起因與發展

在過去幾年,由於香港樓市處於上升週期,不少內房企業積極進軍香港房地產市場。2017年,龍光集團以天價168.5578億港元,與合景泰富聯合投得鴨脷洲地皮,創下當時香港地王的紀錄。此後,龍光開始涉足舊樓收購,並高價搶攻恒基正在收購的西半山羅便臣道老牌豪宅夏蕙苑。

龍光集團的收購策略與困境

龍光集團在2017年以至少3億港元購入夏蕙苑的6個單位,呎價介乎2.65萬至2.89萬港元。然而,根據最新資料,龍光持有的這6伙單位最近以1.62億港元全數沽出,帳面貶值約1.8億港元。若計入當初購入時支付的辣招稅7,000萬港元,實際虧損金額高達2.5億港元。最新的成交呎價僅約1.3萬港元,相比八年前的購入價格下跌超過一半。

敗走原因分析

  • 地價回落與市場環境變化: 近年來,香港地價回落,導致財團紛紛放棄併購舊樓。
  • 樓價下跌: 西半山一帶半新盤市場頻頻錄得蝕讓成交,例如薄扶林道63號的平均成交呎價,相較2018年高峰期下跌約32%。
  • 辣招稅的影響: 龍光在購入夏蕙苑單位時,支付了高達樓價30%的辣招稅,這無疑增加了其投資成本和風險。
  • 收購策略失誤: 龍光高價搶購恒基正在收購的項目,可能導致其收購成本過高,難以在市場下行時保持盈利。
  • 個案分析:薄扶林道舊樓

    西半山薄扶林道一幢舊樓的呎價,從併購價1.8萬至2.6萬元跌至6000餘元,樓價蒸發68%。薄扶林道31A號低層單位,實用面積794平方呎,近日以480萬元易手,呎價僅6045元。該財團於2018年樓市高峰期,以每個單位介乎360.3萬至2524.4萬元不等的价格收購了6個單位,收購呎價約1.8萬至2.6萬元。例如,薄扶林道31A號一個稍高一層的單位,面積同樣794平方呎,2018年收購價達1500萬元,與新易手單位相比,價格相差68%。

    對市場的影響

  • 舊樓身價縮水: 個別早年收樓中途的舊樓,身價大幅縮水。
  • 財團重新評估收購策略: 財團在併購舊樓時會更加謹慎,重新評估收購策略和風險。
  • 小業主心態變化: 舊樓收購的失敗案例,可能導致小業主對收購價的預期降低,更願意接受合理的收購要約。
  • 強拍機制的影響

    香港的舊樓收購存在強制拍賣制度,當發展商成功收購指定比例的業權份數,便可以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將餘下尚未接受收購的單位強拍。按照目前指引,不同樓齡的舊樓,各有達致強拍的業權收購下限,關鍵樓齡在於50年。政府更提議進一步降低強拍門檻,以加速舊區重建的步伐,這將成為小業主接納收購要約時機的關鍵。

    未來展望

    內房在西半山舊樓收購戰中敗走的案例,反映了香港房地產市場的風險和挑戰。隨著市場環境變化和政策調整,財團需要更加謹慎地評估投資風險,制定合理的收購策略。同時,小業主也應理性看待舊樓收購,避免過高的期望,以實現雙贏的局面。

    結語:審慎評估,理性決策

    西半山舊樓收購戰的案例警示我們,房地產投資並非穩賺不賠。在市場環境變化快速的今天,投資者需要審慎評估風險,理性決策,才能在複雜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