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大學與壽險公司合辦人體大富翁競賽 學管理實戰
在當今教育創新浪潮中,結合實務體驗的教學模式逐漸成為主流。大葉大學財務金融學系近期攜手國際保險集團Allianz與企業管理相關單位,共同舉辦「人體大富翁」競賽活動,透過遊戲化設計讓學生親身參與財務決策與風險管理實戰。此活動不僅打破傳統課堂框架,更將抽象理論轉化為具象行動,展現跨領域合作的教育價值。這種創新的教學模式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讓他們能夠在實際操作中應用所學知識,從而達到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掌握。
—
遊戲化教學的實踐策略
「人體大富翁」的核心設計在於將金融知識融入實境互動。參與者需化身為真人棋子,在模擬市場波動、投資風險與突發事件的棋盤格中進行策略抉擇。例如:學生可能面臨「股票暴跌」或「保險理賠爭議」等情境卡牌挑戰,必須即時運用課堂所學的現金流管理、資產配置等概念化解危機。這種沉浸式學習能有效提升知識留存率,並培養臨場應變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實際操作金融理論,還能在模擬環境中體驗到市場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這種實踐經驗對於未來進入職場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優勢。他們將能夠更快地適應職場環境,並且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夠更加從容自若。
此外,這種遊戲化的教學模式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比較枯燥,學生容易感到乏味,但通過遊戲化的設計,學生可以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果。這種教學方法不僅適用於金融領域,也可以應用於其他學科,例如科學實驗、歷史模擬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活動特別強調團隊協作機制。每組成員需分工擔任財務長、風險分析師等角色,透過角色扮演深化對職能分工的理解。這種模式呼應企業界對跨部門溝通能力的需求,使學生提前適應真實職場環境。在團隊合作中,學生不僅能夠學到專業知識,還能夠提升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這些都是未來職場中非常重要的素質。
—
產學合作的創新價值
本次合作凸顯產學資源整合的優勢:Allianz提供業界案例作為情境素材,確保教學內容與市場趨勢同步;校方則發揮課程設計專業,將複雜理論轉化為可操作任務。例如保險契約條款解析環節中,業師直接指導學生解讀保單細則,彌補教科書與實務間的落差。
從教育經濟學角度觀察,「人體大富翁」本質上是人力資本投資的新型態——企業透過參與教學過程提前培育潛在人才庫;學校則藉此優化學程競爭力。這種雙贏模式正逐漸成為高等教育轉型的重要路徑。企業和學校的合作不僅能夠提高教學質量,還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應用所學知識。
這種產學合作模式還能夠促進技術創新。企業可以將最新的技術和理論應用到教學中,學校則可以通過實踐活動來驗證和改進教學方法。這種互動和反饋機制能夠促進技術和理論的共同進步,從而提高整體教育質量。
此外,產學合作還能夠促進人才培養。企業可以根據市場需求來設計課程內容,學校則可以根據企業的需求來培養人才。這種雙向互動能夠確保學生的知識和技能與市場需求相符,從而提高就業競爭力。
—
風險教育的社會意義
活動設計特別強化風險意識養成環節。相較傳統單向講授法,「人體大富翁」要求參與者在有限資訊下做出決策並承擔後果,例如過度槓桿操作可能導致破產出局。這種體驗式學習能深刻建立「風險-報酬平衡」觀念。
在現代社會中,風險管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需要具備風險管理的能力。通過「人體大富翁」這種遊戲化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在實際操作中學習風險管理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他們的風險意識和應對能力。
此外,這種體驗式學習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決策能力。在有限資訊下做出決策,並且承擔決策的後果,這種經驗對於學生來說是非常寶貴的。他們將能夠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理性和冷靜地面對各種挑戰和風險。
值得延伸探討的是數位工具在此類教學中的應用潛力——若能結合AR技術模擬金融風暴場景或導入AI即時數據分析系統,將進一步提升情境真實性與反饋精準度。例如,AR技術可以讓學生在虛擬環境中體驗金融風暴的場景,AI則可以提供即時的數據分析和反饋,這些都能夠提高學習效果和體驗感。
—
結論
這場創新的教育實驗證明:當嚴肅的財金理論遇上遊戲化包裝時,「玩中學」不再只是口號。「人體大富翁」的成功關鍵在於精準掌握Z世代學習偏好——他們渴望即時回饋、重視同儕互動且勇於接受挑戰。展望未來,此模式可擴展至創業融資模擬、ESG投資決策等進階領域,甚至發展成跨校競賽平台以擴大影響力。當教育者願意拆解知識高牆走向生活現場時,「教室無邊界」的理想終將實現。這種創新的教育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還能夠促進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為未來的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資料來源:
[2] money.udn.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