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倫敦IPO傳停滯
近期中國跨境電商巨頭 SHEIN 傳出倫敦上市工作幾近停滯的消息,引起市場廣泛關注。這家以「快時尚」模式在全球市場迅速崛起的公司,其資本動向牽動著眾多投資者的目光。從最初考慮美國上市到轉戰倫敦,SHEIN 的上市之路可謂一波三折,充滿了挑戰與不確定性。
峰迴路轉的上市之路:從紐約到倫敦
SHEIN 的上市傳聞由來已久。早先,市場普遍預期 SHEIN 會選擇在美國紐約上市,畢竟北美是其重要的市場之一,且紐約證券交易所對科技公司具有吸引力。SHEIN 的應用程式下載量曾多次超越亞馬遜,估值一度高達 1000 億美元,成為僅次於字節跳動和 SpaceX 的超級獨角獸。然而,隨著中美關係日趨複雜以及監管環境的變化,SHEIN 在美國上市的計劃遭遇阻礙。美國政界人士對 SHEIN 的商業行為,特別是供應鏈中的勞動問題和新疆棉花採購問題表達了擔憂。
在美國上市遇阻後,SHEIN 將目光轉向了倫敦。倫敦證券交易所有望迎來這家重量級公司,為相對沉悶的市場注入活力。英國財政大臣也曾與 SHEIN 高層會談,表達對其在倫敦上市的歡迎。SHEIN 甚至為倫敦上市做了不少準備,包括獲得了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的初步批准。
倫敦上市的挑戰與停滯
儘管取得了英國監管機構的批准,但 SHEIN 在倫敦的上市進程似乎並未如預期般順利。有報導指出,其倫敦上市工作幾近停滯。這背後有多重因素交織影響:
中國監管的待解難題: 雖然 SHEIN 已將總部遷至新加坡,但其主要的供應鏈和營運仍在中國內地,這意味著其境外上市可能仍需獲得中國證券監管機構的批准。目前,SHEIN 的名字尚未出現在中國證監會申請境外上市的企業名單上。這種審批的不確定性成為懸在 SHEIN 頭上的一把劍。
美國關稅政策的衝擊: 美國近期對中國小額包裹關稅政策的調整,對 SHEIN 等依賴低成本和「小單快反」模式的跨境電商造成了直接衝擊。關稅的提高可能導致 SHEIN 運營成本增加,影響其產品價格競爭力,進而拖累其盈利能力和估值。一些分析認為,關稅戰可能導致 SHEIN 的上市時間推遲至下半年。
來自各方的質疑與壓力: 除了監管和關稅問題,SHEIN 還面臨來自多方的質疑。其供應鏈的透明度問題,特別是與新疆棉花相關的爭議,持續受到英國議會和人權組織的關注。此外,投資者對於其勞工實踐、環境保護以及智慧財產權爭議也表示擔憂。這些爭議可能影響投資者情緒,進而對上市估值造成壓力。
估值與市場競爭的雙重考驗: 近期有報導指出,SHEIN 的估值目標有所下調。這除了受上述因素影響外,也與市場競爭加劇有關。以 Temu 為代表的競爭對手在海外市場迅速擴張,對 SHEIN 構成了嚴峻挑戰。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維持高估值並非易事。
未來的可能性與展望
儘管倫敦上市進程遭遇挑戰,但 SHEIN 追求公開募股的決心並未動搖。其執行主席曾表示致力於推動公司上市。面對當前的困境,SHEIN 可能需要重新評估其上市策略和時間表。
一種可能性是繼續爭取在倫敦上市,但需要花費更多時間解決監管審批和應對外部質疑。這可能意味著需要更深入地與中國和英國監管機構溝通,並在供應鏈透明度、勞工權益等方面採取更積極的措施。
另一種可能性是考慮其他的上市地點。香港作為與中國內地聯繫緊密的國際金融中心,或許會成為 SHEIN 的備選方案。然而,香港市場也面臨自身的挑戰,且 SHEIN 仍需解決其「中國身份」帶來的潛在影響。
此外,也有報導提到 SHEIN 可能考慮採取直接公開發行(DPO)而非首次公開募股(IPO)的方式上市。DPO 可能繞過一些傳統 IPO 的流程,但對市場環境和投資者接受度有較高要求。
總而言之,SHEIN 的倫敦上市之路並非坦途,而是充滿了國內外多重因素的影響。未來,其能否成功叩開資本市場的大門,將取決於其如何有效地應對監管壓力、地緣政治風險、市場競爭以及自身商業模式帶來的挑戰。這不僅是對 SHEIN 自身的考驗,也折射出當前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環境下,中國企業出海上市所面臨的複雜局面。這場資本與快時尚巨頭的故事,仍將繼續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