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倫敦上市受阻 進展停滯
時尚巨頭SHEIN的上市之路可謂一波三折,原本寄望在倫敦敲響上市鐘聲,但目前看來,這條路似乎正遭遇瓶頸,工作據報幾近停滯。
上市雄心與現實羈絆:SHEIN的倫敦困境
近年來,快時尚巨頭SHEIN憑藉其「超快時尚」模式在全球市場迅速崛起,估值一度高達1000億美元。然而,與其在電商領域的疾速擴張形成對比的是,其上市之路卻充滿坎坷。在美國上市受阻後,SHEIN將目光投向了倫敦,希望藉此機會邁向公開市場。然而,倫敦的上市計劃似乎並不如預期順利。
多家媒體報導指出,SHEIN的倫敦上市工作正面臨停滯。雖然有消息稱SHEIN已獲得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的初步批准,這意味著其IPO計劃已跨過一個重要監管門檻。但這只是漫長過程中的一步,最終上市仍需克服多重障礙。
層層迷霧:阻礙SHEIN倫敦上市的關鍵因素
SHEIN倫敦上市計劃停滯,背後的原因錯綜複雜,涉及監管審核、地緣政治、商業模式可持續性以及勞工和環保爭議等多方面。
首先,來自中國監管機構的審核是SHEIN必須跨越的門檻。儘管SHEIN已將總部遷至新加坡,但其主要的營運體系和龐大的供應商網絡仍在中國內地。根據中國的最新規定,這類企業在境外上市需要獲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SRC)的備案批准。截至目前,SHEIN尚未收到中國證監會的批准,這成為其上市進程中的主要不確定因素之一。
其次,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關係,特別是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對SHEIN的上市計劃產生了直接影響。SHEIN原本的首選上市地點是美國,但由於美國政界的阻力以及對其中國背景的擔憂而作罷。如今,儘管轉戰倫敦,美國的政策變化依然會帶來市場動盪,例如美國前總統川普提出的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以及收緊對中國到美國的免稅貨運規則等,都可能影響SHEIN的商業模式和盈利能力,進而削弱投資者的信心。這也反映出,即使將總部設在新加坡,SHEIN仍難以完全擺脫其與中國供應鏈的緊密聯繫所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
再者,SHEIN的商業模式本身也面臨著可持續性的質疑。其賴以成功的「小單快反」模式,雖然極大地降低了庫存風險並實現了快速上新,但也引發了對其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方面的擔憂。關於SHEIN涉嫌使用新疆棉花、勞工工作條件不透明以及知識產權侵權的指控層出不窮。這些爭議不僅損害了SHEIN的品牌聲譽,也讓一些注重ESG投資的機構望而卻步。英國的人權組織甚至發起了法律運動,呼籲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阻止SHEIN在倫敦上市,理由是擔憂其勞工實踐問題。監管機構在審核過程中,勢必會對這些問題進行更嚴格的審查,增加了上市的不確定性。
此外,SHEIN的估值經歷了大幅波動,也反映了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疑慮。從2022年的最高估值1000億美元,到近期傳出的可能降至500億美元甚至300億美元,估值的「大跳水」顯示出投資者對其盈利能力和商業模式可持續性的擔憂。2024年其淨利潤下滑近40%的報導,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擔憂。
未來的路:挑戰與可能性並存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SHEIN並未完全放棄上市的努力。獲得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的初步批准,可以被視為一個積極信號。然而,要想成功在倫敦上市,SHEIN還需要展現出更強的透明度和合規性,尤其是在供應鏈勞工問題和環保實踐方面,需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解決方案,以打消監管機構和投資者的疑慮。
同時,SHEIN也可能需要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和地緣政治格局。如果倫敦上市最終受挫,香港可能會成為另一個潛在的上市地點。然而,即使在香港上市,SHEIN仍然需要面對其供應鏈和商業模式帶來的挑戰。
總體而言,SHEIN的倫敦上市之路充滿未知。這不僅是對SHEIN自身應對複雜環境能力的考驗,也是對倫敦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吸引力和包容性的檢驗。在聚光燈下,SHEIN的每一步都將被放大檢視,其能否成功穿越迷霧,最終實現上市,仍有待時間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