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FQ信析】貿戰陰霾未散 技術牛燈待驗

貿易戰的陰影與技術指標的舞曲

金融市場,就像是一場永不停歇的潮汐,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濤洶湧。近期,影響市場情緒最深的,莫過於那揮之不去的貿易戰陰霾。當大西洋彼岸的經濟數據透露出不尋常的訊號,當關稅的大棒高高舉起又暫時放下,市場的反應猶如驚弓之鳥,漲跌之間盡顯 অনিশ্চ性。然而,在這些宏觀變數的迷霧中,技術分析的燈塔是否能為我們指引方向?這篇文章,就讓我們一同探索,貿易戰的潛在破壞力是否已被市場充分消化,而技術指標閃現的「牛市」訊號又是否堅實可靠。

GDP數據的深層解讀:貿易戰的初現端倪

美國公佈的首季GDP數據,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經濟活動中的異樣。按年下跌0.3%,這個數字不僅差過市場預期,更是自2022年以來首次錄得收縮。有人將此歸咎於前任政府的「手尾」,但細究數據,卻發現貿易部分扮演了關鍵角色。首季入口貨品總值暴增41%,創下1940年代以來的紀錄,而出口卻僅微增1.8%。這巨大的反差,直接將經濟增長拖低了4.8個百分點。 분석指,入口商顯然是擔憂關稅戰即將開打,因此提前大量增加庫存,這種「屯貨」行為雖然短期內刺激了進口數字,卻是未來經濟活動的潛在風險,也間接導致了GDP的收縮。由此可見,貿易戰的破壞力,或許已經開始以一種隱蔽的方式顯現。

市場情緒的擺盪:關稅政策的影響力

在過去一個月裡,美股的走勢可謂是「關稅指揮棒」下的舞者。當對等關稅大計公佈時,市場應聲大跌;而當關稅政策被宣佈暫緩90日實施時,美股又大幅反彈。 這種對關稅政策的敏感反應,凸顯了貿易戰對市場情緒的主導作用。 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近期都已大幅升穿了「解放日」(關稅政策宣佈當天)的收市水平,表現相對落後的道瓊斯指數也出現了短線技術改善的「黃金交叉」(10天線升穿20天線)。 這些技術上的積極訊號,似乎在預示著市場的樂觀情緒正在回升。

技術指標的誘惑:Zweig Breadth Thrust的啟示

在這個技術分析的舞台上,一個名為Zweig Breadth Thrust(ZBT)的指標近日閃亮了「牛市訊號」。 這個以著名投資分析師Martin Zweig命名的指標,其計算方式是追蹤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升股份比率在10個交易日內從不足40%迅速增加到61.5%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自1957年標普500指數問世以來,ZBT只閃過16次,而過往數據顯示,每次訊號出現後的半年和一年,標普500指數的平均回報分別約為16%和24%。 按照這個歷史數據推算,如果標普500指數在4月25日的收市點位5525點開始計算,到今年10月下旬可能會升至6409點,甚至突破2月19日的歷史高位6147點。 這強烈的技術訊號,無疑為市場注入了一劑興奮劑。

技術訊號的雙面刃:潛在的挑戰與考驗

然而,技術指標終究只是市場狀況的一種反映,並不能完全預測未來。ZBT閃亮的「牛燈」訊號,正面臨著貿易戰這個巨大的不確定性考驗。 雖然對等關稅政策暫緩實施,但這可能只是將衝突延後到7月上旬。 更重要的是,與中國的貿易戰才剛剛開打不到一個月,其對兩國經濟的深層次衝擊尚未完全顯現。 發動「貿易戰2.0」對美國經濟和股市的破壞力,可能還未真正體現在目前的市場價格中。 貿易談判需要時間,短短90日的談判期很難取得實質性成果。 這意味著,ZBT的「牛燈」訊號很可能只是貿易戰暫停期間市場情緒的短期反映,其持續性尚待觀察。

港股的動向:短線市況的轉強

將目光轉回港股。恒生指數近期表現出築底回升的跡象。 周五恒指高開後回調,隨後發力再升,收市點位突破了之前的成交量密集區頂部。 與此同時,衡量短線市場寬度的指標,即3天線高於18天線的股份比率,再次上升並創下去年10月中以來新高。 短線市底的明顯轉強,預示著恒指有望挑戰50天線的阻力位。 港股的表現似乎也受到了全球市場情緒回暖的帶動,但同樣不能忽視貿易戰這個懸而未決的風險因素。

前路的迷霧:風險與機遇並存

總結來看,當前的市場處於一個複雜的十字路口。 一方面,美國首季GDP數據以及背後的貿易數字,已經隱約透露出貿易戰對經濟的潛在破壞力;另一方面,技術指標如ZBT閃現的牛市訊號,以及美股和港股近期的反彈,又給市場帶來了樂觀情緒。 然而,這種樂觀情緒的基礎,是否能經受住貿易戰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考驗,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貿易談判的進展、關稅政策是否會在90日後「再度」生效,以及貿易戰對全球產業鏈和企業盈利的長遠影響,都將是決定市場走向的關鍵因素。 在這充滿迷霧的前路上,投資者需要保持警惕,既要關注技術指標的訊號,更要深入分析宏觀經濟和貿易政策的潛在影響,才能在風險與機遇並存的市場中做出明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