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戰衝擊未顯現 技術牛燈臨考驗
股市風雲變幻,時而風和日麗,時而烏雲密布。在投資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希望能找到指引方向的明燈,特別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刻。最近,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技術指標閃爍著「牛市」的訊號,彷彿預示著光明的前景。然而,在這光芒的背後,貿易戰的陰影依然籠罩,其潛在的破壞力尚未完全顯現。這不禁讓我們思考,這盞看似指引方向的牛燈,究竟能否經受住現實風暴的考驗?
貿易戰的潛在衝擊:未反映的經濟真相
美國第一季度的經濟數據,按年計算錄得0.3%的收縮,雖然特朗普總統試圖將其歸咎於前任政府的「手尾」,並強調與他近期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無關。然而,數據卻揭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首季入口貨品總值大幅增長41%,創下1940年代以來的紀錄,而同期出口僅微增1.8%。 這種巨大的貿易逆差,在第一季度將美國經濟增長拖低了4.8個百分點。分析認為,這強烈暗示了大部分美國入口商為了規避未來的關稅風險,選擇提前大量增加庫存。 這表明貿易戰的擔憂已經實質性地影響了企業行為,並對經濟增長造成了壓力,特朗普對此難辭其咎。
技術指標的閃爍:牛市的曙光?
儘管宏觀經濟數據呈現隱憂,技術指標卻似乎發出了不同的訊號。過去一個月,美股的波動深受關稅政策影響。特朗普公布對等關稅計劃時股市下跌,而隨後宣布暫緩實施90日,又帶來了股市的大幅反彈。 截至5月1日,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都已經顯著突破了「解放日」(4月2日)的收市水平,而表現相對落後的道瓊斯指數也出現了「黃金交叉」(10天線升穿20天線)的技術改善信號。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追蹤美股市場的Zweig Breadth Thrust(ZBT)技術指標在4月25日閃爍了「牛市」訊號。 這個以著名分析師Martin Zweig命名的指標,其原理是統計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升股份佔總股份的比例,如果在10個交易日內從不足40%迅速增加到61.5%以上,就會發出牛市訊號。 歷史數據顯示,自1957年標普500指數誕生以來,ZBT指標僅出現過16次牛市訊號,而每次訊號出現後的半年和一年,標普500指數的平均回報率分別約為16%和24%。 按照標普500指數在4月25日5525點的收市價計算,推算到今年10月下旬,指數可能升至6409點,甚至突破2月19日的歷史高位6147點逾4.2%。
港股的呼應與挑戰
美股的技術改善也對港股帶來了正面影響。恒生指數在4月23日出現了上升裂口,並在隨後突破了21800點至22400點的成交量密集區頂部。 同時,短線市寬(3天線高於18天線的股份比例)上升至67.3%,創下去年10月中旬以來新高,顯示短線市場基礎明顯轉強。 在這種技術動力的推動下,預計恒生指數有望挑戰50天線(約22809點)的阻力。
然而,潛在的挑戰依然存在。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雖然暫緩了90日,但仍有可能在7月上旬「再度」生效。 同時,與中國的關稅戰才剛剛開始不到一個月,其對兩國經濟的真實衝擊尚未完全顯現。 發動「貿易戰2.0」可能對美國經濟和股市造成尚未真正反映的破壞力。 貿易談判需要時間,90日的談判期很難取得實質性成果,這意味著ZBT指標近期閃爍的「牛燈」正面臨著貿易戰這一巨大不確定性的嚴峻考驗。
技術訊號與現實風險的博弈
當技術指標發出樂觀訊號時,投資者往往會感到振奮,期待市場能夠持續上漲。然而,技術指標是對歷史數據和市場行為的統計分析,它們可以反映當前的市場情緒和動能,卻難以完全預測未來的宏觀經濟走向和突發事件的影響。貿易戰的持續發酵及其對全球供應鏈、企業盈利和消費者信心的潛在衝擊,是現實存在的風險,其影響程度目前仍難以準確評估。
ZBT指標的歷史表現雖然令人鼓舞,但過去的統計數據並不保證未來的結果。每一次牛市訊號出現的宏觀經濟背景和市場環境都各不相同。 當前,我們正處於一個由地緣政治緊張和保護主義抬頭所主導的複雜時期,這使得純粹依賴技術指標來判斷市場走向變得更加困難。
投資者的應對之道
面對技術牛燈與貿易戰陰影並存的局面,投資者應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技術指標提供的訊號可以作為參考,幫助我們捕捉市場情緒的變化和短線動能,但絕不能忽視宏觀經濟風險的潛在影響。
深入研究貿易戰的最新進展及其對不同行業和公司的具體影響至關重要。 關注政策制定者的表態、貿易談判的進程以及經濟數據的變化,有助於更全面地評估市場風險。 同時,保持資產配置的多樣性,不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是應對不確定性的有效策略。 在市場波動加劇時,設定合理的止損點位,控制投資風險也顯得尤為重要。
總結:風雨前的微光?
ZBT指標的牛市訊號,如同風雨前的一道微光,為市場帶來了一絲希望。然而,貿易戰這片烏雲尚未散去,其潛在的破壞力正對這盞牛燈進行嚴峻的考驗。 市場能否真正迎來一輪持久的牛市,將取決於貿易戰的最終走向以及其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實際影響。 在這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刻,投資者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既要關注技術指標提供的交易機會,更要時刻警惕宏觀經濟風險,做好充分的風險管理,才能在這變幻莫測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