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倫敦上市受阻 前景未明
潮起潮落,資本市場的故事總是充滿變數,而快時尚巨頭SHEIN的倫敦上市之路,似乎正在經歷一段蜿蜒曲折的「慢時尚」時刻。這場原被視為倫敦市場近年來規模最大IPO之一的盛事,如今傳出幾近停滯的消息,背後交織著複雜的國際貿易局勢、嚴峻的監管審批以及市場情緒的微妙變化。這不僅是SHEIN一家企業的挑戰,更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國企業出海上市所面臨的真實寫照。
航行中的阻礙:多重因素導致上市腳步放緩
這艘快時尚巨輪的倫敦首航之所以近乎停擺,並非單一原因所致,而是多重逆風疊加的結果。
首先,來自美國的關稅影響是一大關鍵。外媒報導指出,SHEIN正在評估美國加徵關稅對其業務造成的衝擊。 美國是SHEIN最大的市場之一,若美國取消針對低於800美元進口商品的小額豁免(De Minimis)規則,將意味著SHEIN的產品可能面臨更高的關稅成本,進而影響其定價競爭力與盈利能力。 這項政策變動無疑是SHEIN需要仔細權衡的重大風險,也讓投資者對其未來表現產生疑慮。
其次,監管審批程序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儘管有報導稱SHEIN已獲得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的批准,但仍需等待中國監管機構,特別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SRC)的放行。 考慮到SHEIN的業務模式與中國供應鏈的緊密聯繫,以及中國近年來對企業境外上市監管的趨嚴,獲得北京的首肯並非易事。這種不確定性無疑增加了上市進程的複雜度和時間成本。
再者,市場對此次IPO的熱情似乎正在減退。報導提及,投資者對SHEIN在倫敦這個可能規模最大的IPO之一的交易熱情正在消退。 這可能與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快時尚行業競爭加劇(如Temu的崛起 )、以及SHEIN自身面臨的勞工合規、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等方面的爭議有關。 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投資者對SHEIN未來發展的信心,進而壓低其估值預期。有報導指出,SHEIN的估值目標已大幅下調,甚至有股東尋求大幅折價出售持股。
倫敦的吸引力與潛在挑戰
儘管面臨重重挑戰,倫敦市場對SHEIN而言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放棄赴美上市計劃後 ,倫敦成為SHEIN的重要選項。英國曾修改上市規則,將發行人需公開發售的最低股份比例從25%降至10%,旨在提升倫敦市場的吸引力。 對於尋求大規模融資的SHEIN而言,倫敦市場的廣度和深度具備潛力。
然而,倫敦市場也並非沒有挑戰。除了上述的監管和市場情緒因素,SHEIN在勞工實踐和供應鏈透明度方面也受到英國監管機構和非政府組織(NGO)的嚴密審查。 例如,英國監管機構曾因棉花採購問題對SHEIN進行質詢,獨立反奴役專員也對其供應商的勞工問題表示擔憂。 這些都為其上市之路增添了不確定性。
前景不明朗:等待中的下一步棋
目前來看,SHEIN的倫敦IPO工作確實「幾近停滯」,相關工作已暫停,但未來仍有重啟的可能。 SHEIN執行主席曾表示仍有意推進上市計劃。 關鍵在於,公司能否有效應對美國關稅帶來的業務影響,以及能否順利獲得中國監管部門的批准。同時,SHEIN也需要持續改善其在勞工和環境方面的聲譽,以提振投資者信心。
這場上市「慢時尚」大戲的走向,不僅牽動著SHEIN自身的命運,也反映了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背景下,跨境電商巨頭所面臨的複雜挑戰。最終,SHEIN能否在倫敦敲響上市鐘聲,仍需時間來揭曉。
總結:風雨中的上市長征
SHEIN倫敦上市工作的幾近停滯,是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監管趨嚴以及市場情緒波動等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儘管已獲得英國監管機構的批准,但美國關稅和中國監管的不確定性,以及對其自身商業行為的質疑,都讓這條上市之路充滿荊棘。這不僅是SHEIN的考驗,也是對全球資本市場如何平衡開放與監管的共同挑戰。未來,這艘快時尚巨輪能否破浪前行,抵達理想的港灣,仍是一個需要持續關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