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美團激戰|伍禮賢

近年來,在中國的互聯網產業,一場關於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巨頭對決」正愈演愈烈。過去各自在電商和生活服務領域深耕的京東與美團,如今在即時零售這片「萬億級市場」迎頭相撞,競爭已然進入白熱化階段。這場戰役不僅關乎兩家公司的業務擴張與戰略佈局,更對整個行業生態、商家、騎手乃至消費者產生深遠影響。

本地生活服務,這個昔日看似平行線的市場,如今成為了京東與美團短兵相接的主戰場。 京東以其在B2C電商和供應鏈上的深厚積澱,試圖將電商用戶轉化為外賣用戶;而美團則憑藉其在外賣這一超高頻場景的優勢,積極向零售、閃購等低頻業務滲透。 雙方都渴望在「30分鐘送萬物」的即時零售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戰火升級:從暗流湧動到公開對峙

京東與美團的較量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歷了一個從暗中佈局到正面交鋒的過程。 早在2017年,京東就透過7FRESH生鮮超市、京東到家等業務試水線下,被視為對美團地盤有所覬覦。 同年,美團也提出了「Food+Platform」戰略,意圖以餐飲為核心,構建一個包含酒旅、出行、新零售等業務的超級生態平台。 到了2021年左右,京東推出「京東小時購」,美團則大力優化「閃購」業務,雙方在即時零售領域的探索已是暗流湧動。

今年以來,這場競爭更是急劇升級。 2月,京東低調上線餐飲外賣業務,隨後動作頻頻,包括招募商家免佣金、為騎手繳納五險一金,並於4月啟動百億補貼。 美團方面也迅速反擊,加速「閃購」品牌獨立,並在App首頁開設一級入口,與外賣並列,同時宣布未來三年向餐飲行業投入1000億元用於補貼及商家扶持。

這場戰役的高潮出現在4月21日,京東發布公開信,直指某平台強迫騎手「二選一」,隨後美團迅速發布說明進行反擊,否認限制騎手多平台工作,並指責京東配送延誤是自身原因。 這次隔空互懟,將雙方的競爭從業務層面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引發了社會對於市場競爭、企業責任和騎手權益的廣泛討論。

核心戰場:用戶、騎手與商家

在這場白熱化的競爭中,京東和美團的較量主要聚焦於三大核心戰場:用戶的爭奪、騎手的爭奪以及商家的爭奪。

用戶爭奪:補貼與體驗的拉力賽

為了吸引和留住用戶,雙方都祭出了「補貼」這一殺手鐧。京東外賣啟動百億補貼,提供大力度的滿減優惠,甚至有商品價格低於內用價,旨在快速吸引消費者並培養使用習慣。 京東的Plus會員和大學生用戶還能額外獲得專屬補貼。 同時,京東推出了「超時20分鐘免單」政策,強調服務品質,以期贏得用戶信任。

美團也不甘示弱,宣布未來三年投入千億元進行補貼,並且在部分城市和品類進行針對性補貼。 美團的核心在於其在外賣領域長期累積的高頻用戶,其中70%的用戶同時使用到店、酒旅等服務,具備強大的交叉補貼能力。 美團透過優化會員體系、推出「超級會員日」以及「動態定價系統」,試圖實現「千人千面」的精準行銷,鞏固用戶黏性。

值得注意的是,美團閃購在非餐飲品類的迅速發展,已經對京東傳統電商業務構成威脅。美團閃購的3C家電訂單量已接近京東全站的一半,部分品類甚至超越京東,這讓京東感受到了來自美團在零售腹地的壓力,也促使京東更加積極地進軍本地生活領域。

騎手爭奪:人才與成本的博弈

騎手是即時配送服務的基石,雙方在這方面的爭奪異常激烈。京東高調宣布擴招全職外賣員,並承諾全額足額繳納五險一金,此舉直接提升了騎手福利待遇,對美團現有的用工模式構成挑戰。 京東還表示將永不強迫兼職騎手「二選一」,並優先為所有騎手安排工作,試圖吸引更多騎手加入。 劉強東甚至親自下場送外賣,以示對騎手的重視,將「兄弟文化」轉化為市場武器。

美團作為外賣行業的領軍者,擁有龐大的騎手隊伍和成熟的配送網絡,能夠確保配送時效普遍在30分鐘以內。 面對京東的攻勢,美團也加速推進騎手社保體系,宣布將為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以應對來自京東的競爭壓力。 然而,如何在保障騎手權益的同時平衡用工成本,是美團需要面對的挑戰。

有分析認為,京東自建騎手團隊的重資產模式雖然能提升服務品質,但也導致單均成本較高,而美團憑藉多年的營運經驗,已形成「訂單密度越高→調度越精準→成本越低」的正循環,在履約成本方面具有優勢。 然而,京東對騎手的投入,也反映出其希望透過更好的福利吸引並留住優質騎手,打造高品質的配送團隊。

商家爭奪:佣金與生態的較量

商家資源是平台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京東外賣以「零佣金」策略吸引商家入駐,降低了商家的營運成本,尤其對中小商家具有吸引力。 京東表示,商家入駐佣金仍然免費,並已吸引了大量優質堂食餐廳。

美團在外賣領域耕耘多年,與大量商家建立了合作關係。 面對京東的「零佣金」攻勢,美團除了投入補貼,也推出「商家成長計劃」,提供免費行銷工具和流量扶持,鞏固與「老夥伴」的關係。 美團憑藉其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生態優勢,能夠將外賣與到店團購、酒旅等業務打通,推出「聯營套餐」,幫助商家提升全渠道營收,這是京東短期內難以比擬的優勢。

然而,長期以來,外賣平台的高抽佣率一直是商家抱怨的問題,這也為京東的「零佣金」策略提供了切入點。 京東的介入有望重塑行業規則,推動平台降低佣金,改善商家的營運環境。

未來展望:持久戰下的行業變革

京東與美團的競爭,不僅是兩家巨頭的攻防戰,更是對本地生活服務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探索。 這場「持久戰」短期內將是「燒錢」的比拼,中期考驗營運能力,長期則取決於產業組織力和供應鏈深度。

儘管美團在外賣領域擁有先發優勢和強大的配送網絡,但京東憑藉其在供應鏈和物流方面的深厚積澱,以及對即時零售市場的戰略重視,正迅速崛起。 京東的入局策略清晰且具針對性,透過低價、品質吸引用戶,高薪、社保綁定騎手,免佣、嚴審拉攏商家,試圖打破現有格局。

這場競爭可能會帶來幾種可能的終局:一種是形成美團、京東、餓了麼三足鼎立的動態平衡,各自在不同品類和人群上形成差異化競爭;另一種是京東外賣階段性撤退,專注即時零售,繼續侵蝕美團閃購市場;還有一種可能性較低,是美團憑藉強大的護城河將京東擋在門外;最後一種可能性是行業迎來政策監管,競爭降溫。

無論結果如何,這場競爭都將推動行業向更規範、更注重服務品質的方向發展,有利於消費者、騎手和商家。 雙方在用戶補貼、騎手福利和商家佣金方面的較量,有望改善外賣行業長期存在的一些問題,如騎手權益保障缺失、餐飲從業者利潤微薄等。

總而言之,京東與美團的競爭正在深刻地改變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格局。 這不僅是一場關於市場份額的爭奪,更是關於未來商業模式、服務標準和行業生態的重塑。 透過這場激烈的對決,我們得以一窺中國互聯網巨頭在尋求新增長點時所展現的野心、策略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