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衝擊 道指挫98點 蘋果重摔3%
風雲變幻,關稅陰霾籠罩華爾街
近日,全球金融市場再度拉響警報,導火線直指沸騰的關稅戰。當貿易保護主義的烏雲飄來,敏感的股市自然首當其衝。標普500指數結束了難得的九連漲勢頭,而道瓊工業指數也下跌了98點。在這波震盪中,科技巨頭蘋果公司更是難逃衝擊,股價應聲下跌逾3%。這不僅僅是幾個數字的跳動,更是全球經濟相互牽動的真實寫照,讓人不禁要問:這場關稅戰,究竟會將我們帶往何方?
貿易摩擦再起,市場風聲鶴唳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祭出的激進關稅政策,對各國進口商品課徵重稅,特別是針對中國、歐盟和台灣等存在貿易順差的國家加徵更高關稅。 這一舉動立刻引發了各國的強烈反彈和反制措施,全球貿易戰的擔憂迅速升溫。 市場對此感到不安,擔心全面的關稅戰可能對全球經濟帶來重大衝擊,風險性資產如股市因此大幅下跌。 在關稅政策公布後,美股市場經歷了顯著的波動,標普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和道瓊歐洲指數都出現了明顯跌幅。
關稅的連鎖效應:企業成本上升,消費者荷包縮水
關稅的影響是多層面的,首當其衝的就是進口商品價格的上漲。這將直接降低美國民眾的購買力,加劇通膨壓力。 股神巴菲特也曾表示,關稅最終將演變成一種商品稅,推高物價。 此外,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讓企業對未來的生產和投資缺乏信心,可能導致企業推遲投資與支出,進而抑制經濟增長。 對於那些高度依賴全球供應鏈的跨國企業而言,關稅的衝擊尤為顯著。特別是像蘋果這樣大部分產品在海外生產的公司,其生產成本將大幅增加,甚至可能需要將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導致產品價格上漲。 據分析師估算,如果關稅成本轉嫁,高階iPhone的售價可能會大幅飆升。 蘋果公司自己也預計,關稅將使其季度成本增加數億美元。 儘管蘋果已嘗試將部分生產線轉移到印度、越南等地,但最新的關稅政策似乎將這些國家也納入其中,使得蘋果的供應鏈避險策略面臨挑戰。
全球經濟的未知數:衰退風險與貨幣政策兩難
貿易戰的加劇不僅影響企業和消費者,也對全球經濟前景蒙上陰影。華爾街的主要投行紛紛下調了對美國經濟和股市的預測,認為貿易摩擦可能壓縮企業獲利,推升通膨壓力,同時削弱經濟增長的動力。 摩根大通甚至示警,如果關稅政策持續,美國和全球經濟在未來一年內陷入衰退的機率將大幅升高。 這種情境對央行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通常在經濟增長前景惡化時,央行會考慮降息以刺激經濟,但如果關稅導致通膨預期上升,央行可能難以透過降息來應對,陷入「停滯性通膨」的困境。 聯博認為,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持續存在,將使企業和消費者推遲投資與支出,進而抑制經濟增長。
在動盪中尋找方向:投資策略的調整
面對關稅戰帶來的市場波動和不確定性,投資人需要更加謹慎。過去的經驗顯示,在市場極度恐慌時,大幅殺低可能並非明智之舉,反而應保持長期投資心態。 資產配置的多元性變得尤為重要,可以考慮配置一些不受關稅直接影響、業績相對穩定或具備高股息殖利率的公司。 同時,債券等避險資產在股市下跌時通常表現相對穩定,適當配置也能分散風險。 從歷史上看,即使在金融危機或疫情衝擊下股市重挫,最終也能隨著政策的調整而逐步修復。 因此,關注各國與美國的談判進展、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以及川普政府是否會調整關稅政策,都將是判斷市場未來走向的關鍵指標。
貿易戰的陰影仍在,市場的波動或許會持續一段時間。然而,理解關稅政策的潛在影響,觀察各方的應對策略,並耐心等待市場信號,是投資人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期需要做好的功課。畢竟,每一次的市場震盪,也可能蘊藏著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