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國際(0268)市佔擴張 轉盈在望

企業軟體市場風雲變幻,國產替代浪潮洶湧而至。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金蝶國際(0268.HK)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積極搶佔市場份額,為實現盈利目標奮力衝刺。過去幾年,金蝶雖然經歷了轉型帶來的陣痛,面臨持續虧損的局面,但其在雲服務領域的投入已逐漸開花結果,市場份額穩步提升,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

轉型之路的挑戰與機遇

金蝶國際的歷史可追溯至1993年,起家於財務管理軟體,與用友並稱「北用友,南金蝶」。 隨著企業資訊化需求的演變,金蝶先後經歷了從財務軟體到ERP,再到雲服務的轉型。特別是2014年,金蝶正式宣佈成立「ERP雲服務事業部」,標誌著其全面擁抱雲計算的決心。

轉型是痛苦的,也是充滿機遇的。 金蝶在雲服務上的巨額投入導致公司自2020年起陷入持續虧損。 截至2024年,金蝶國際已累計虧損近14億元人民幣。 然而,這段時間也是金蝶雲服務業務飛速發展的時期。 雲服務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不斷攀升,2024年已高達81.6%。 儘管傳統ERP業務收入有所下滑且盈利能力減弱,但雲服務的強勁增長正在逐步彌補虧損。

市場份額的悄然改變

在傳統ERP市場,國際巨頭SAP和Oracle曾佔據主導地位。然而,隨著中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加速以及國產替代政策的推動,國內ERP廠商迎來了彎道超車的機會。金蝶憑藉其本地化優勢和持續的產品創新,市場份額穩步提升。 根據市場報告,金蝶的市場份額已從2019年的11%增至2024年的約14%。 雖然與用友在整體ERP市場中的領先地位(超過30%)仍有差距,但在特定領域,如SaaS EA、SaaS ERM、財務雲、EPM、PLM等,金蝶已位居中國市場第一。 在亞太SaaS ERP中小市場競爭力報告中,金蝶更是唯一入選的中國廠商。

金蝶在大型企業市場的表現尤為亮眼。 透過持續的雲遷移策略和對國產替代浪潮的把握,金蝶成功簽約了多家行業領軍企業,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中國電子、中國航空集團等。 這些大型企業客戶的加入預計將為金蝶帶來可觀的年收入。 同時,金蝶也吸引了超過一萬家中小企業採用其本地化解決方案,滿足了中小企業快速增長的數位化轉型需求。

盈利拐點的曙光

市場普遍預期,金蝶國際有望在2025年實現扭虧為盈。 儘管2024年仍有虧損,但虧損幅度已顯著收窄。 經營現金流持續增長,顯示出公司運營效率的提升。

金蝶實現盈利的信心主要來自於幾個方面:

  • 雲服務收入持續高速增長: 特別是針對大型企業的金蝶雲·蒼穹和金蝶雲·星瀚,收入增長勢頭強勁,雲訂閱年經常性收入(ARR)保持高增長,續費率表現良好。
  • 成本控制與營運效率提升: 金蝶在持續推進雲轉型的同時,也在積極實施降本增效措施,優化成本結構,提升人均產值。
  • AI技術的赋能: 金蝶積極將AI技術融入產品和服務,推出AI管理助手等創新應用,提升產品力,滿足客戶對AI的需求,有望推動營收增長。
  • 國產替代的政策紅利: 國內企業對國產軟體的偏好以及政策支持,為金蝶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市場分析師對金蝶的未來持樂觀態度,預計未來幾年收入將持續增長,毛利率有望提升,並在2025年實現淨利潤轉正。 然而,市場競爭加劇、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以及AI產品商業化進展等因素仍是需要關注的風險。

結語:破繭成蝶,未來可期

金蝶國際的轉型之路充滿挑戰,但其在雲服務領域的深耕已逐漸顯現成效。市場份額的穩步提升,特別是在大型企業市場的突破,為金蝶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盈利拐點的臨近,金蝶有望破繭成蝶,在競爭激烈的企業軟體市場中佔據更有利的地位。未來,金蝶能否持續抓住國產替代和AI技術帶來的機遇,實現持續盈利和高速增長,值得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