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醫藥港IPO過關 擬籌156億

創新藥龍頭華麗轉身:恒瑞醫藥赴港上市的戰略佈局與市場前瞻

近日,中國創新藥領域的領軍企業恒瑞醫藥傳來重磅消息,其香港上市申請已成功通過聯交所聆訊,為其在港開啟招股活動鋪平了道路。市場早前盛傳,恒瑞醫藥此次赴港上市計劃集資至少20億美元,折合約156億港元,這不僅是公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被視為中國藥企加速國際化、開拓全球市場的關鍵一步。這場資本與創新的雙重奏,究竟將如何影響恒瑞醫藥的未來發展,又將為香港資本市場帶來怎樣的活力?

創新引擎驅動,業績穩步增長

恒瑞醫藥,這家脫胎於1970年連雲港製藥廠的老牌藥企,經過數十年的深耕與轉型,已然成為中國創新藥領域的佼佼者。 根據公司披露的2024年年報,其全年收入達到279.84億元人民幣,較前一年增長22.6%;歸母淨利潤為63.3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7%。 這樣的亮眼成績,得益於其持續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和不斷湧現的創新成果。公司深耕抗腫瘤藥、手術用藥、內分泌治療藥、心血管藥及抗感染藥等多個領域,目前擁有110多款商業化藥物,其中包括19款新分子實體創新藥和4款其他創新藥。 截至2024年9月30日,恒瑞醫藥在國內已上市17款創新藥和4款2類新藥,還有90多個自主創新產品正在臨床開發中,並在國內外開展了約400項臨床試驗。 2024年年報更預告了未來三年預計獲批上市的47項創新成果,顯示其創新藥研發已形成良性循環。

全球化戰略加速,港股上市正當時

對恒瑞醫藥而言,赴港上市不僅僅是融資的需求。儘管公司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持有超過214.56億元人民幣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似乎並不「缺錢」。 然而,在中國醫藥行業集採常態化、國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加速國際化已成為必然選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廣泛的國際投資者基礎,港股上市將有效提升恒瑞醫藥的國際知名度,為其拓展海外業務和國際研發合作提供助力,進一步實現海外市場的突破。 此次H股發行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於研發計劃、在中國和海外建設新的生產和研發設施,以及擴大或升級現有設施,同時也將用於營運資金和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恒瑞醫藥近年來積極推動「創新+國際化」雙輪驅動戰略,在內生髮展的基礎上,着力加強國際合作。 公司已在美國、歐洲、澳洲、日本及韓國等地啟動了超過20項海外臨床試驗,並有多款ADC創新藥獲得美國FDA快速通道資格認定。 同時,恒瑞已達成14筆創新藥對外授權合作,涉及17款創新藥物管線,其中包括PD-1抑制劑卡瑞利珠單抗等重磅產品的海外授權。 這些都體現了國際市場對恒瑞醫藥創新質量的認可。

港股市場的吸引力與挑戰

香港資本市場對生物醫藥板塊的估值邏輯,更側重於企業的管線價值而非短期盈利,這對於正處於研發投入期、尚未 fully realize 創新藥商業價值的恒瑞醫藥而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此外,香港匯聚了全球頂尖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基礎研究、技術轉化、產業發展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展現出強勁潛力,這也為恒瑞醫藥的國際化佈局提供了有利條件。

然而,恒瑞醫藥赴港上市也面臨一些挑戰。在全球醫藥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國內創新藥「靶點集中」和「價格戰」等問題突出的情況下,企業必須通過更精準的資本運作,平衡創新投入與股東回報。 儘管恒瑞的在研管線規模位居世界前列,連續四年入選Citeline「全球製藥公司管線規模TOP25」榜單,2024年自研管線數量更是位居全球第二,但其與跨國藥企相比,在研發投入和海外市場收入佔比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如何在港股市場成功融資,並有效利用資金加速國際化進程,將是恒瑞醫藥需要面對的關鍵課題。

里程碑意義與未來展望

恒瑞醫藥此次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標誌著其赴港上市取得了關鍵性進展,有望最快於五月在港交所掛牌交易,成為繼藥明康德、百濟神州之後又一家「A+H」雙重上市的醫藥巨頭。 這不僅是恒瑞醫藥自身發展的重要一步,也反映了中國創新藥產業在變革加劇、資本環境多變的大背景下,加速「出海」、尋求轉型的趨勢。

成功在港上市,將為恒瑞醫藥提供更廣闊的融資平台和國際化的發展視野。這將有助於公司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提升在全球醫藥行業的品牌影響力,並加速其創新藥在全球市場的商業化進程。 未來,恒瑞醫藥能否藉助港股平台,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從「中國創新」到「全球領先」的華麗轉身,值得市場拭目以待。這場資本與創新的融合,不僅關乎恒瑞醫藥自身的命運,也為中國創新藥產業的國際化之路提供了新的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