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黃金周︱林建岳:珍視每位旅客 力推香港魅力
迎向人潮:珍視每一位訪客,再塑好客之都魅力
黃金週的印記:湧動的人潮與珍貴的契機
剛剛落幕的五一黃金周,香港再次迎來了絡繹不絕的旅客人潮,特別是內地旅客數量創下疫後新高,為這座城市注入了強勁的活力。 行政長官李家超形容這次黃金周是「丁財兩旺,喜氣洋洋」,各個景點擠滿了遊客,餐飲、零售等行業生意額顯著增長,為香港經濟帶來信心和效益。 在這股熱潮中,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強調,每一位到訪香港的旅客都是珍貴的客人,無論長途或短途,消費多寡,都為香港的旅遊業和經濟提供了支持。 這番話語重心長,不僅是對過去一段時間香港旅遊業承壓的回應,也為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數據解讀:黃金週的豐收與新趨勢
今年五一黃金周為期五天,總計約有110萬旅客人次訪港,較去年同期增長22%。其中,內地旅客接近92萬人次,增長約20%;非內地旅客約18萬人次,增長約31%。 5月2日更是創下疫情後單日內地旅客人次新高,達到26.7萬。 這些數字無疑是令人鼓舞的,顯示香港作為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依然存在。
然而,在亮眼的數據背後,我們也觀察到一些新的趨勢。有別於過去一味追求高端消費的模式,近年來「特種兵式旅遊」等更注重體驗和在地文化的旅遊方式逐漸興起。 這意味著旅客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他們可能不再將大量資金投入在傳統的購物項目,而是尋求更具性價比、更深入的本地體驗,例如探索郊野、品嚐地道美食,甚至選擇較為經濟的住宿方式,如露營或在快餐店過夜。 行政長官李家超也對這種新旅遊模式表示歡迎,認為香港應樂於包容和照顧不同旅客的需求。
挑戰與機遇:提升軟硬實力,迎接多元需求
面對旅客需求的多樣化,香港旅遊業既有機遇也有挑戰。一方面,大量旅客的到訪為經濟復蘇提供了寶貴的支持。 另一方面,如何提升旅遊體驗,滿足不同旅客的期望,成為當務之急。例如,黃金周期間港鐵落馬洲站一度出現網絡擠塞,影響旅客使用二維碼出閘,這就暴露了基礎設施在應對大人流時可能遇到的問題。 此外,旅遊業和相關服務業的人手短缺以及數碼轉型等挑戰也需要積極應對。
林建岳提出的「每個旅客都是旅客」理念,正是對當前形勢的有力回應。他強調香港應以禮相待所有旅客,做到「無處不好客」。 這不僅僅是服務態度的問題,更關乎香港作為「好客之都」的美譽。 旅發局計劃透過加強不同語言的導遊培訓,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服務,讓旅客感受到「無處不周到」。
旅發局的藍圖:多維度推廣,展現香港魅力
為了更好地吸引和服務不同類型的旅客,旅發局將加強推廣香港的多元魅力。這包括:
發掘特色旅遊產品: 利用香港豐富的歷史、文化、美食、島嶼及盛事等元素,開發更多獨特且具吸引力的旅遊項目。 打造更多「必去」的旅遊熱點,推動特色多元旅遊的發展。
創新推廣模式: 善用新媒體和科技,以新穎的方式推廣香港的傳統習俗和人文風采。 加強對精細旅遊產品的宣傳,提升香港旅遊的整體吸引力和競爭力。 過去,旅發局已經透過「你好,香港!」等大型全球宣傳活動,成功向全球傳遞了歡迎信息,並透過社交媒體挑戰等方式擴大了影響力。
提升服務品質: 與業界緊密合作,加強導遊培訓,提供更全面、周到、貼心的服務,讓旅客有賓至如歸的感受。
促進文體旅遊融合: 進一步推動文化、體育與旅遊的結合,創造更多引人入勝的體驗。
這些舉措與《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中拓展多元化旅遊體驗、對焦客源市場、伙拍業界及推動智慧旅遊等策略重點不謀而合。 政府也為此撥出專門資源,支持旅發局的全球宣傳工作和日常運作。
前瞻未來:好客之都的再啟航
五一黃金周的熱潮為香港旅遊業帶來了積極的信號,但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仍需不斷努力。珍視每一位旅客,理解並回應他們不斷變化的需求,是鞏固香港作為「好客之都」的基石。 旅發局加強推廣香港魅力的決心,以及與業界攜手提升服務質素的行動,將有助於香港在競爭激烈的全球旅遊市場中保持優勢,吸引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為這座城市的繁榮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