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革命:改變世界的科技浪潮

中美將於5月在瑞士舉行會談,討論降低關稅以緩和關係。

瑞士會談的背景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預計於5月10日在瑞士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等人會面。這是自今年3月以來,中美高層官員的首次會晤。選擇在瑞士會晤,可能是為了尋求一個中立的地點,以降低貿易緊張情勢。日內瓦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總部所在地,在此會晤可能更具象徵意義。

會談的重點

預計雙方將就降低關稅展開一系列協商。除了關稅,雙方可能還會討論特定產品的關稅豁免、美國的小額免稅門檻政策與出口管制清單等議題。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商品加徵145%的關稅,而北京對美國商品報復性徵收125%的關稅,這些關稅問題預計將是討論的重點。

美國的立場

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表示,希望透過會談緩和局勢,而非達成大型貿易協議。他強調,美國並不想與中國在紡織品等商品領域脫鉤,但堅定要將半導體、藥品和鋼鐵等戰略產業的生產遷回美國。班森特也試圖淡化外界對本次談判的期待,認為全面的貿易協議談判將是曠日費時的過程。

中方的立場

中國外交部表示,何立峰應瑞士政府邀請前往日內瓦。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證實,中方已同意與美方會面,並表示是「在充分考量全球期待、中方利益與美國產業和消費者訴求的基礎上,中方決定重啟與美方的接觸」。

關稅戰的影響

美國對多數國家徵收10%關稅,對汽車、鋼鐵與鋁材課徵25%關稅,對中國則高達145%。這場貿易戰已經動搖了全球市場、重塑了供應鏈。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認為,現行的關稅政策對中國來說是不可持續的,等同於禁運,而美國希望的是公平貿易。

未來展望

雖然美國和中國都試圖降低外界對本次會談的期望,但這次會晤仍然被視為解決擾亂全球經濟的貿易戰的第一步。降低關稅若能達成共識,將有助於緩和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並對全球經濟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