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 Sir四日兩購荃灣中心 加價3萬273萬成交
資深物業投資者「Ken Sir」呂宇健近期頻頻在荃灣中心入市,引起市場關注。他不僅在短時間內兩度購入單位,其中一宗更是以較銀行估價低的價格買入銀主盤,並主動加價三萬成功奪得心頭好,展現其獨特的投資眼光與策略。
短時間內兩度出手 瞄準荃灣中心
Ken Sir在短短四天內兩次在荃灣中心購入單位,顯示他對該屋苑的偏好。其中一宗成交為荃灣中心18座中層F室,實用面積329平方呎的銀主盤。該單位最初叫價305萬元,後減至270萬元,吸引多組買家洽談。Ken Sir見銀行估價為309萬元,便主動將出價提高至273萬元,最終成功購入,成交價較銀行估價低約12%。據了解,原業主於2005年以103.8萬元購入,帳面升值約1.6倍。
另一次成交則是以289萬元購入荃灣中心另一個單位,據悉該單位為優質山景戶,月租約12000元,租金回報約5厘,對Ken Sir而言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
獨特投資策略:低估值與「增值」
Ken Sir的投資策略之一是尋找低估值的物業。這次購入的銀主盤便是一個例子,成交價低於銀行估價,為他提供了潛在的升值空間。此外,他過去曾提及,成功短炒的關鍵是為單位「增值」,透過簡單翻新或裝修,提高單位的吸引力及出售機率。他認為,即使花費20萬元進行裝修,若能達到30萬至40萬元的裝修效果,便能吸引買家,尤其是對不願花時間裝修的上一手買家而言。這種「Add Value」的策略,能讓買家更容易轉手單位,特別是對於需要九成按揭的上車客來說,裝修好的單位更具吸引力。
緊貼市場脈動 受惠印花稅寬減
Ken Sir的頻繁入市,也與近期政府放寬印花稅的措施有關。早前政府將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調低至100元,刺激了細價樓的交投,使其成為「炒家樂園」。Ken Sir也曾表示,今年會積極短炒10至20個單位。除了二手細價樓,他也曾購入新盤,例如西沙SIERRA SEA的單位,認為價格吸引且具投資價值。
Ken Sir的投資經驗豐富,曾在2006年至2009年間買賣荃灣中心及嘉湖山莊逾100個單位,短短四年獲利近5000萬元。他也經營劏房,但在過去兩年樓市看淡期間,他已稍微減持非劏房住宅,並為劏房減租以留住租客。
市場對樓市的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Ken Sir在2023年時曾對香港樓市持較看淡的態度,認為樓價未來三年跑輸通脹機會大,缺乏投資價值,甚至出版了《2023樓市爆煲論》一書。然而,隨著市場變化和政策調整,他的投資策略似乎也隨之變動,重新活躍於細價樓市場,並成功從短炒中獲利。
總結:精準捕捉機遇
Ken Sir呂宇健近期在荃灣中心的頻繁入市,尤其是成功購入低於估價的銀主盤並主動加價,反映了他對市場機會的敏銳捕捉能力。透過尋找低估值物業,並結合為單位「增值」的策略,他在細價樓市場中尋求短炒獲利空間。政府印花稅的寬減政策,也為他的投資活動提供了有利環境。儘管他過去曾對樓市持保留態度,但其靈活應變的投資風格,使其能夠在市場波動中找到新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