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傳港IPO定價折讓低於10%
港股市場新活水?寧德時代IPO的吸引力與挑戰
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300750.SZ)傳出即將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招股(IPO),集資規模預計可達約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有望成為自2021年以來香港市場最大宗的IPO。 這消息無疑為近年相對沉寂的香港股市注入一劑強心針,也讓投資者對這隻「巨無霸」的到來充滿期待。
折讓幅度:市場博弈的焦點
這次寧德時代香港IPO的招股價折讓幅度,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消息人士透露,潛在投資者被告知,招股價可能較其深圳A股價格折讓不到10%,甚至可能僅有5%左右的折讓幅度。 這與去年美的集團H股招股價較A股折讓超過20%的情況形成對比。 投資者普遍希望招股價能有至少10%的折讓,以便獲得更具吸引力的入場機會。 最終的定價仍在與投資者會面後才會最終確定,而寧德時代方面希望基石投資者和錨定投資者能夠認購大約一半的新股。 卡塔爾投資局(QIA)、中石化(00386)和高瓴投資等多家國際投資者據傳正考慮參與認購,涉及金額達數億美元。
寧德時代為何此時赴港上市?
許多人可能會好奇,作為A股市場的「地主」、賬上擁有逾2600億人民幣流動資金的寧德時代,為何選擇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 顯然,融資並非主要目的。其背後蘊含著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
首先,赴港上市有助於寧德時代推進其全球化戰略佈局。 儘管寧德時代在國際市場的拓展面臨一些挑戰,特別是在北美市場,但透過在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上市,可以提升其國際知名度,並更便捷地吸引海外資金。 港股市場的資金流動性更強,且擁有與ADR之間便捷的轉換機制,這都有利於寧德時代更好地融入國際金融市場。 此次集資所得也將主要用於推進其在匈牙利的電池生產基地建設,這也是其擴張海外產能的重要一步。
其次,香港的二次上市流程相對更為簡便。 對於寧德時代這樣的巨頭而言,選擇一個高效便捷的上市地,有助於其更快地實現國際化目標。
寧德時代的業務現況與潛力
儘管2024年受到原材料價格下降影響,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系統銷售收入有所下降,但整體純利仍實現增長。 這主要得益於銷售規模的擴大以及毛利率的提升。 公司不斷推出創新產品,如「麒麟電池」和「神行電池」,獲得客戶認可並實現規模化應用,這也支撐了其毛利率的表現,使其較其他同業有明顯優勢。
除了核心的動力電池業務,寧德時代在儲能系統(ESS)領域的發展也備受矚目。 儲能業務被視為電池廠商的潛在催化劑,而寧德時代在該領域的出貨量甚至超過了Tesla。 儲能業務的毛利率及其增幅都超過了車用電池,成為2024年盈利增長的重要支柱。 這顯示了寧德時代在新能源領域的多元化發展潛力。
同時,寧德時代也在積極探索換電業務的發展,並努力構建更廣泛的新能源電池生態圈。 這些舉措都有助於鞏固其在新能源產業的龍頭地位。
投資「二婚股」的考量
對於投資者而言,投資二次上市的「二婚股」需要綜合考量多個因素。除了公司的基本面和市場氛圍外,A股與H股之間的折價情況是重要的參考指標。 一般而言,市值較大、基本面強勁且受外資認可度高的A+H上市公司,其折價率通常相對較低。
雖然二次上市新股可能在上市初期面臨拋售壓力,短期表現未必亮眼,但若公司基本面優秀、是行業龍頭,長期來看有機會成為外資和長線資金的青睞對象。 寧德時代作為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其市場地位和未來發展潛力,使其具備吸引中長線投資者的條件。
結語:巨頭駕到,香港市場再添活水
寧德時代赴港上市,不僅是其自身全球化戰略的重要一步,也為香港資本市場帶來新的活力。儘管招股價的折讓幅度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但寧德時代作為行業龍頭的強勁基本面和多元化業務潛力,仍使其成為一隻值得密切關注的「巨無霸」新股。其在港股的表現,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國際資本對中國新能源產業龍頭的信心和預期。